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牢记教育初心,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推进政策落地落实,答好“双减”新考卷。为了在家乡自然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让学生善于观察、热爱劳动、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等良好习惯。5月5日,鱼洞二小二年级的同学们来到红豆杉谷研学基地,开展了主题为“我和我的家乡”的研学课程。
木洞山歌是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孩子们首先共同观看木洞山歌表演,感受木洞山歌的艺术魅力和艺术表现力,接着跟着老师学唱木洞山歌,感受歌曲中浓郁的乡土气息。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立志做非遗传承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重庆麻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中华名小吃,也是无数人的童年美好记忆之一。重庆麻花的制作,需要十八道工艺,其中最好看,也最有趣的部分莫过于搓麻花。每组同学都跟着非遗传承人示范,双手按住,一搓,面块呈“8”字形,然后一拧,十指飞舞间,麻花迅速成型。完成重庆麻花的制作后,同学们将亲手制作的麻花送到油炸区,只需要十分钟左右的等待,鲜香酥脆的重庆麻花就出锅了。
孩子们来到真人CS场地后便立刻进入了状态,比划着拿枪、射击的动作,嘴里配合着发出“啾啾啾”的声音。教官给同学们讲解完装备的佩戴、使用方法以及比赛规则后,比赛正式开始。孩子们被分为A、B两队,分别负责进攻和防守。他们或带头冲锋,或负责掩护,或迂回包抄,或定点狙击,玩的不亦乐乎。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积极勇敢的斗志,培养了坚强果敢的品质,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我国古俗佩戴香囊荷包历史悠久,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人们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孩子们首先将红豆杉树枝切成合适的长度,再将其削成香囊形状,并用小刀在表面刻上图案。接着将选择好的香料研磨成粉末,然后将其与红豆杉的叶子和花朵混合。之后将混合好的香料填充到红豆杉的香囊内,然后用线固定香囊的开口。每个孩子都做好了一个香囊,期待着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分享。
喜欢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在萌宠乐园,还住着一群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这里,每一个同学们都分到了一份新鲜的胡萝卜条,可以去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喂食。无论是高大的憨憨羊驼,还是活泼的机灵山羊,还有小可爱的兔兔,同学们都被小动物们萌化了,纷纷大方的献出萝卜,园区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和萌宠们互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同学们爱护动物的情感,教育同学们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让爱护动物的意识逐渐渗透在每位同学的心里。
“同学们,这个碗是这么捏的,来看着我,老师教你这么捏……”在木马营地,学生们双手触摸着水泥,时而将水泥揉成圆形,时而又将它赋予独特的装饰,没多久,千姿百态的水泥“艺术品”诞生了。杯子、碟子、花盆……各种造型玲琅满目。一块简单的水泥在自己的手中制作成了艺术品,特别有成就感!
本次研学活动,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份深深的情感认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更加热爱和认同这片土地。同时,不少孩子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家乡的了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表示在未来也要继续学习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为家乡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