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增长见识,为了提高个人素质。但读书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
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它记载着人类的智慧与思想,也承载着无数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看到无限的风景。
读到好书了当然要跟大家分享,一个人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了就是大家的收获,就像快乐一样,与别人分享快乐你总能又收获到一份快乐!
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们跟着萧红走进了她的童年、她的故乡。这本书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评价它——这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
交流会上同学们说出了书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小团圆媳妇之死的揪心,有二伯的冷漠和麻木,冯歪嘴子的坚强勇敢和热爱生活,祖父对作者的呵护和爱。同学们说的头头是道。
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呼兰河传》的读书感悟:这样一位人生黯然无光的作者,通过描写儿时轶事让自己无味的人生找到了温暖,为《呼兰河传》增添了不少明丽色彩。所以老师认为,萧红始终是一个善于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不美好中发现美好的人。
这周我们学习了《景阳冈》这篇课文。重点学习了“武松打虎”这一章节,学完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意犹未尽。于是,老师便决定停下来,给孩子们两节课的时间让他们来表演。
孩子们听说可以表演,个个都很高兴,故事当中的武松勇敢,豪爽,机敏,正是他们所向往的。起先,孩子们还比较胆小,在那里小声讨论,跃跃欲试;慢慢地孩子们胆子大起来了,他们积极地分工、合作:有做导演的,有演旁白的,有演武松的,有演文中的大树的,有准备道具的......对打虎的环境,老虎的动作,武松的语言、动作、心理,孩子们都进行了细细地揣摩。
学习完《草船借箭》,同学们都对里面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周瑜很感兴趣,老师用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以主人公的方式积极,大胆地历练成长。
一节课在孩子们的表演中愉快的结束了。我想表演并不是这节课的目的,我们真正的目的在于孩子们在这次课本剧的表演当中找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快乐。孩子们自己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挖掘,学习,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正是我们在授人以渔吗?通过对课本剧的表演也增加了孩子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与热爱,既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展示特长的舞台,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的胆量与自信心也得到了锻炼。
《西游记》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护送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大家纷纷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唐僧四⼈都有缺点,孙悟空的⽑躁,猪悟能的懒惰,沙悟净的沉默,唐⽞奘的懦弱。可是他们却带着各⾃的缺点取到了真经,并修成了正果。这说明任何⼈,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取长补短、团结他⼈,就能在学习上,在⽣活中取完真经,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