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突发重症抢救期间,全家老小和众亲友们都显得束手无策,惶恐地守候在重症监护室门外一周之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老父亲不愿意接受残酷的现实,连续多日奔波在往返医院和回家的路途上,姊妹们更是六神无主地企盼着母亲尽快能从昏迷中醒来。在市中心医院60余天的精心治疗和二弟小妹的全天候护理下,母亲的病情一天一天地好转了,于2020年元月10日出院回家。虽然经过抢救保全了母亲的性命,但由于当时脑出血量过大还是留下了脑中风半身不遂的后遗症。
遵照医嘱,母亲回家后的康复休养至关重要,虽说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妹4人,但由于各自都有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父亲就担当了照顾母亲吃喝拉撒的重任,这对年迈的父亲是极大的挑战。
在母亲没有生病之前,家里的生活方式传承着古老的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但由于父亲多年来长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且又是方圆几十里远近闻名的热心人,同时还是一名非常勤奋且虔诚的职业农民。因此,他在“工作”之余还有自己心爱的“事业”,大半生时间几乎都奔波在邻居们的“家长里短”之间,在走家串户的闲暇之余还要抽空到地里营务自己心爱的庄稼,家里过日子的“油盐酱醋茶”他是基本不用操心的。过去常听母亲抱怨,油瓶子倒了父亲都不会扶的。世事难料啊,被母亲侍候了一辈子的父亲反倒要来照顾偏瘫的母亲,这对病中的母亲和我们姊妹来讲,是多么的不放心啊?同样,对跑跑颠颠大半辈子的父亲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
这一年,父亲不辞劳累地照顾着母亲。这一年,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母亲的病情等到了很好的康复,气色也越来越好了。这一年,母亲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俩口在相依无靠中懂得了相互关爱,时常开着不离不舍的玩笑。这一年,在父亲的坚持鼓励下,母亲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得到了恢复,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这一年,我们也曾尝试着给找个合适的保姆,但试了几次最终母亲还是只认自己的老伴,也感觉只有父亲最可靠、最放心。
人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父母虽然养育了我们姊妹 4个 ,但关键时候能够依靠还是老伴。在母亲生病前,父亲身兼“数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那时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丹江河畔的拾荒地“绕一圈”,忙着给地里种植的各类瓜果蔬菜浇水、除草、施肥,临走时手上总会带着一些新鲜的时令果蔬回家。
由于棣花古镇的开发建设占取了原本不算富裕的土地,让老父亲从此变成了“失业”的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没地可种让父亲感到很无奈,人也因此闲得不舒服,于是就琢磨着在沪陕高速路南侧的丹江河畔的滩涂地上开始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父亲就这样一直坚持着精耕细作,无私的土地用丰收的喜悦回报了父亲,一年四季人不闲地不闲,春天收获了菠菜、青菜,夏天收获了黄瓜、西红柿,秋天收获了茄子、豇豆、辣椒,冬天收获了萝卜、大葱、大白菜。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幸福。在自给自足的同时,父亲还经常把自家吃不完的果蔬拿到街道上去换些零花钱,遇到熟人是连送带卖求个乐合,时常也给左邻右舍送上一些让邻居们共同分享胜利的果实和劳动的喜悦。
父亲每天坚持的第二件事就是在古镇景区“练摊”。从2014年国庆节棣花古镇开园以来,父亲就成为了园区内最活跃的“小摊主”了。他的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经营理念极具超前,以货真价实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赢得了八方来客的光顾。无论天晴下雨还是周末假日,父亲坚持每天“一练”,而且在“练”中不断升级、不断创新,从最初单一的冰柜(卖瓶装水、冷饮)、逐渐发展到了小孩子玩具、小零食、爆米花、棉花糖、糖葫芦、炒栗子以及能猎取小孩子的跳跳床、月亮船等等。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父亲购置了两台电动石磨机器,开始了自磨小麦深加工产业,主要产品有绿豆杂面、黄豆杂面和自磨小麦粉,“老李石磨坊”也曾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老年游客都会顺手带上一袋全麦面或杂粮面回去尝尝,很多“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火爆。
父亲在“练摊”的闲暇之际,经常也琢磨着怎样把生意做的更火一些,时常自己也念叨着政府给了咱这么好的政策,手上捧着金饭碗再不能还没饭吃了;时常也有很多“摊友们”前来串门取经、切磋技艺。曾有一段时间,父亲的生意非常红火,每天忙得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时常劳累的坐在摊位上就睡着了。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在照顾母亲的一年里,父亲懂得了关心母亲、珍惜母亲,懂得了岁月催人老的沧桑流逝。父亲的善举,弘扬的是好家训,传承的是好家风。冬去春来,坚信在父亲无怨无悔的悉心照顾下,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是母亲就能够自己走路的时候了。
尚洛.于2021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