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传五四薪火,贺青年之节——弘文高中高三二级部开展主题班会

编辑于2023-05-04 阅读1131

2023年5月4日是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让我们继承“五四”传统,弘扬“五四”精神,高擎“五四”火炬,做时代的先锋、未来的主人!

五四运动简介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的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就此,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使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对抗列强侵权),内除国贼(惩除媚日官员)”。

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24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秘书毛泽东联名发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党和团的组织开展“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纪念和宣传活动,强调恢复国权运动、新文化运动,纪念五五(马克思诞辰),目的在于传播马克思主义。 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中央青委发出《关于部队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央青委决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

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

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

“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 五四运动既是一次爱国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 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指的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要充分利用好今天的大好时光和优越条件,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理论,掌握本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提高觉悟,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出力加油。

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

爱国是五四精神最根本的精神

进步是五四精神的灵魂

民主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科学精神是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核


时代赋予当代青年人怎样的使命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

青年一代正在扛起历史赋予的保卫国家    、建设国家的重任。在全国4.2万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有超过一万两千人是90后甚至00后,而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公安干警、新闻记者、社区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中,也随处可见这群年轻的身影。

这些大孩子们昨天还是父母心中的心肝宝贝,今天却成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在国家危难时刻,新时代的青年毅然挺身而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靠的就是“方今天下,舍我其谁”的豪气,靠的就是新时代的青年人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

面对时代大任 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树立信仰,用信仰为青春定向。

其次,学习知识,用知识为青春赋能。

再次,努力奋斗,用奋斗为青春添彩。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经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努力,青春梦一定能够托起中国梦!

时隔百年,犹记五四之魂。

吾辈当以青春之心一往无前,

用烘热诚心越过山丘;

以奋斗之心无畏前路,

用少年热忱走遍天涯。

青年正当时,

谨以此,庆贺五四青年节。

阅读 11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