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劳动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的重视与引导则是劳动教育成功的关键。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孩子在未来就会越有担当,也越有能力面向未来。
家庭劳动教育重在过程与体验,需要家长在爱和陪伴中创设教育情境,把劳动融入日常生活。家务劳动既是孩子需要学习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孩子一种心性的发展。它和文化学习一样重要,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能把学习上的事做好,也能在生活中把自己照顾好。
家长可根据自已孩子的性别、学段和家庭实际情况,遵循安全第一及适合、适度的原则,做好示范与指导,督促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孩子的劳动素养,让孩子从劳动实践中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感悟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同样,在从事家务劳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们增强节俭意识,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不攀比、不追求名牌,主动践行“光盘行动”,做节约简朴的典范。
劳动的过程是一个相当繁杂、辛苦的过程,它本身就是在锻炼人的意志。能够长期参与劳动又不言放弃的人,肯定有着坚强的意志力。学习活动其实也是一个劳动过程,是一个长期进行脑力劳动的过程,要长期进行脑力劳动又不言放弃,当然那个人也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如果那个人一旦缺乏了这种毅力,学习也将无法坚持到底,在学习上也不能取得成绩。鲁迅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也就出来了。”
各位家长,孩子参加劳动意义重大,相信您能理解。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希望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