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关于“五一节的由来”是这样的:
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上,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玩耍可燃物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2、教育孩子不要摆弄家里电器,煤气、灶具开关等。
3、教会孩子认识安全出口等标识。
4、教育孩子遇火灾逃生时要弯腰匍匐前进。
5、教育孩子认识火警电话是119,拔打时要说清楚火灾地点。
1、在路边行走靠右边的人行道,手拉着大人的手,一起走。
2、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3、驾驶电动车、摩托车必须带好安全帽,不逆行、不猛拐,不闯红灯。
“五一”放假期间,天气炎热,请广大家长朋友们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盲目下水施救。
尤其教育孩子不得跟随社会闲散人员私自到水库、坝塘、河流等处游泳。
1、坚持早睡早起,按时休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2、加强户外体育煅炼,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
3、教育孩子懂得外出回家要勤洗手,家里要多通风,多吃蔬菜瓜果,肉类、蛋类要煮熟煮透后才能食用。
4、家长尽量抽空陪同孩子一起做做游戏、讲讲故事等,减少孩子长时间在室内看电视。让孩子感受五天小长假里家庭的温馨。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探索,耐心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
3-4岁
① 鼓励孩子独立入厕;
②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③帮助家人整齐摆放鞋子, 把玩过的玩具和读过的书放到原处;
④ 帮妈妈把叠好的衣服放进衣柜;
⑤ 将自己的脏衣服放进脏衣篓里。
⑥ 开始独立刷牙, 自己穿鞋 ,能选择自己要穿的衣服。
4-5岁
① 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学会的家务;
② 简单地铺床、叠被;
③ 学会简单的餐前准备:拿筷子、拿碗、盛饭、摆盘子;
④ 饭后把用过的餐具放进厨房水池里、擦桌子;
⑤ 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⑥ 学会叠自己的衣服。
5-6岁
① 不仅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学会的家务,还能帮忙擦桌子、扫地、拖地、洗菜;
② 协助家长铺床和换床单;
③ 学习收拾房间;
④照顾家里的植物,并定时给植物浇水。
⑤ 按颜色把要洗的衣服分类,将用完的毛巾牙刷摆放整齐。
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强都是一生的财富。爸爸妈妈们应该学会让孩子去体验家务劳动,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希望小朋友们越劳动越聪明,越劳动越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