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行程陪姑姑,回霍营。
爸爸家只有兄妹两个,就他和大姑两人。虽然孩子少,但是,奶奶一直生病,家里的钱都给奶奶瞧病了,家里的日子也过得非常苦。大姑和爸爸从小也没少遭罪。
大姑今年已经80多岁了,养育了四个姑娘和两个儿子,自己家里已经很苦,但是也时常接济我们家。在我印象中,大姑是个非常要强的人,特别厉害的是她的观念特别新,在当年那种年代,宁可自己吃苦坚持让几个孩子通过读书改变生活。大哥当年考上了四川大学,现在已经在加拿大定居。其他几个孩子也都非常优秀。
大姑虽然不缺钱,但是已经习惯了劳作,闲不住,现在依然在干着小手工,帮着翻手套,剪手套。翻双手套7分钱,一天可以翻个300双。大姑动作特别麻利。
大姑虽然已经八十多了,但是耳不聋,眼不花,吃肉,喝酒,胃口极好,走路很快。爸爸专门给姑姑买的肘子、猪蹄,姑姑吃得很香。
兄妹俩的胃口都很好,平时爸爸在家喝酒后就不吃主食了,这次啃了一个烧饼,还喝了一大碗姑姑做的蚕豆稀饭。
晚上本想带大姑去餐馆吃饭,爸爸就是想喝姑姑熬的这碗粥了,还是决定在家吃。大姑熬的粥,里面搅的面糊,没有一个疙瘩,也是爸爸最惦念的味道。
家里的味道
大姑给我们买老家的特产-变蛋(音同)。虽然车上舅舅,姨都已经送了不少,但是大姑说,这是她的心意,不买,她心里不得劲。
大姑纳的布鞋,还送了我一双,穿布鞋养脚,脚不出汗,今天穿着布鞋走了一天路,脚底下踩着软软的,很舒服。
一直觉得自己的手,又粗又短,今日一比,发现和大姑手一模一样,姑姑说,我是个有福的人。
霍姓在全国都比较稀少,这里却到处可见,“霍”命名的超市,商店,倍感亲切,真的到家了。
妈妈来到霍营,村里还有很多老人,见了面大家都还能彼此认得出来,见了都紧紧的拉着手。
都是70.80.90多的老人了,还都记得彼此。
姐姐说,家乡的这条路还没有变。
姐姐在寻找属于她的记忆。
这是印象中家乡河,现在还是很清澈,
家乡的麦地,太多的记忆留在这里。小时候麦子成熟,最满足的事情就是塞上满满一大口青麦仁。
风吹麦浪,走在田家的道上,我用手机播放着李健的《风吹麦浪》。
爸爸支援二汽建设,来到十堰,53年了,妈妈带着我们几个跟随爸爸来十堰也有三十多年了,父母年轻的平时忙工作,忙孩子,总是很难回去,年龄越大越想家,每次饭后聊天,总是聊起家乡人,家乡事。
此次返乡之旅,虽是临时决定,但也是父母心心念念很久的。这次回去,见到许多老人,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次见面了,还不知道啥时候再见面,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面。”
返程的路上,我们“返乡小队”也进行了活动总结,此次出行还是非常圆满的,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想见的人都见到了,想做的事情也都做了,家乡人热情好客,到哪里都被热情招待,说着家乡话,聊着家长里短,吃着家乡菜,后备箱装满了家乡的味道。也希望此次家乡之旅,聊解一下父母的乡愁。
我也希望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此次返乡的之旅,让父母可以时时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