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净化心灵、愉悦心性、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了解政治、洞悉历史的宝典。我读书,我快乐。
本次阅读分享的同学分别是:郭瑾纭、陈佳琪、蔡韩晶、蔡诗妍。
篇目(一):《简爱》
那一份尊严与爱——读《简爱》有感
书籍是人类的阶梯——高尔基
可以从书中的情节获取知识密码,从人物形象中获取知识财富,这些知识源源不断,令人心旷神怡,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奥秘。
《简爱》让我阅读越喜欢,它不催我一滴眼泪,或一丝特别的感动。但那种心里淡淡的愉悦灌入我的身体。像早起喝了一杯纯牛奶,很淡但牛香味久久不散。
简爱自幼失去双亲,还经常受到收养她的舅妈及其子女的歧视与虐待,最终简爱被送进了带有孤儿院性质的洛伍德教会学校。长大后,女主人公简爱为了追求独立与自由的生活,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她与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相爱,可后来发现罗切斯特早有妻室——一直被囚禁在阁楼里的疯女人。伤心之余,简爱孤身逃离庄园,四处流浪,生活艰辛,后来因为心中一直对罗切斯特念念不忘,重新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这时,庄园已是面目全非,罗切斯特也双目失明。简爱毅然和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 自幼失去双亲的疼爱,还经常受到收养她的舅妈及其子女的歧视与虐待的简爱能如此顽强独立地生活着。
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本质上说是追求温馨自然的家庭生活,是风度翩翩的绅士与知书达礼的淑女之间的爱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爱情一帆风顺。相反,由于来自内心和外界的种种阻碍,使得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充满了坎坷磨难。
年龄、身份之间巨大的差距成为了最初的障碍,简爱因为“长得并不漂亮”的自卑心理也成为了最初怀疑的源头。罗切斯特故意用要娶英格拉姆小姐的举动,曾让简爱决心彻底断绝自己的多情,做一个木偶一般不动感情的人。如果说这些只不过是小小的插曲,那最后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的真相暴露后,他们的爱情从高潮直接落入深谷,几乎立刻夭折,。简爱做了落跑新娘,而罗切斯特整日疯疯癫癫,行为失常。
然而有一点毋庸置疑,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正是在这磨难当中得到了升华。如果没有这些挫折,简爱未必能够明白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有多深。她也许会一直认为爱是无法超越自尊的,甚至有可能无法超过对上帝的宗教义务。但是这些磨难最终使简爱认识到爱是自己心灵最高的追求,诚如她自己所言:“对我来说,做你的妻子就是我在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而罗切斯特,也是在觉得自己失去了简爱之后,才放弃了那种高高在上施予者的态度,才明白自己对简爱有多么的渴望,才会发出灵魂的声音:“我渴望着你,简妮特!哦,我的灵魂和肉体都渴望着你!我又痛苦又谦卑地询问上帝:我经受孤独、苦难和折磨是否还不够久,还不能让我马上再常以此幸福和安宁?我承认,我是罪有应得——但我申辩,我几乎再也受不了了,我心中的全部希望都不由自主地用这几个字从我的唇间冒出来——简!简!简!”
或许情节并不摧泪,但无不在影响着我,是简爱的顽强,她不求什么,也不被现实的枷锁所累,无欲则刚,她可以一心保持特立独行的她。或许这正是我该学习的,想太多,难免会陷入牢笼之中。倒不如简单淡泊的好。
篇目(二):《飞鸟集》
(陈佳琪同学分享)
我学会了爱——读《飞鸟集》有感
当飞鸟触动心弦,我学会了爱。
曾经,苦痛,伤悲无数次地刺痛我的心房;曾经,想逃离这个喧嚣的城市;曾经,我以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爱。直到有一天,飞鸟邂逅了我的心,擦出绚丽的火花……
《飞鸟集》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笔下。读他的诗,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在俗世中脱胎换骨的超然,庆幸自己在喧闹的城市中寻找到一角宁静。飞鸟带给我的,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种爱与美交织的智慧,是一个真实而清新亮丽的梦。
“我相信你的爱。”泰戈尔如是说。
夏天的飞鸟,穿透黎明前雾霭般的晨光,带过云朵的边角,沾染了森林高处树梢上的凝露,划过天空留下点点痕迹。飞鸟,永远没有栖息的理由。它沉默的瞳孔里映射着淡薄的天光,流淌着对大自然隽永的爱恋。
当飞鸟遇上我的心,我学会了爱。爱自己,是一切爱的前提。
“我曾伤痛过,也曾失望过,还曾体会过‘死亡’,我很高兴生活在这个伟大的世界里。”谁不曾苦恼过然而在失落与苦痛中,泰戈尔选择了爱,爱自己的生命……
年华如潮水般推着我涌上远方的堤岸,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一点一点地老去,于是,我越发珍惜生命。是飞鸟,让我明白“爱就是充实的生命,一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才发现,每个角落,都有爱,有美,还有平凡的感动。当烦恼来临时,把它看得轻一点,淡一点,一切都好。何必要顽固地令自己沉沦在“苦”里头呢风也没动,幡也没动,美也好,丑也罢,能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幸福,何必庸人自扰
当飞鸟触碰我的心,我学会了爱。爱他人,更是幸福的延续。
我喜欢《飞鸟集》中的大树,因为,“樵夫用斧头向大树乞求斧柄。大树给了他。”我欣赏《飞鸟集》中的太阳,“太阳穿上朴素的光之衣,云朵却披上了绚丽的衣服。”我赞美《飞鸟集》中的泥土,因为“泥土饱受人侮辱,却以花朵为回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爱,对他人的爱。它是那么地无私,却又那么地真实。
功名,利禄,似乎在这尘世中占了越来越多的比重,难怪泰戈尔给我们带来了这三百首清新的小诗,让我们在拥挤不堪的日子里获得一道曙光。正因为他的飞鸟,我敬佩大树,歌颂太阳,认同泥土。人与人之间每多一份爱,心与心的距离就近了几分。爱己。而推及爱人,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到我垂垂老去的一天,我会自豪地说:“我曾经爱过了。”
当飞鸟轻敲我的心弦,我学会了爱。爱大千世界,那是幸福的最高点。
“我热爱这个世界,才生活在这个世上。”博爱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当你没胃口时”,就不会抱怨食物。世界是可爱的,在我们失意时,请别抱怨,请学会宽容,试着用心去亲吻我们的世界。
泰戈尔的爱就像海波一样荡漾开来,遍及全世界。“我的思想随着这些闪亮的绿叶而闪耀着,我的心伴着阳光的抚摸而欢唱;我的生命因与万物一同遨游在空间的湛蓝,时间的墨黑中而感到欢喜。”绿叶,阳光,生命的万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得无法言喻的世界;泰戈尔与飞鸟为我们提醒幸福,歌颂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生命,不爱世界。
生活的苦恼,冲不掉我对爱的追求;城市的喧闹,淹不去我对爱的赞美。岁月的沧桑,或许会吞噬我的青春,但我心中的爱永不老。正如《飞鸟集》的结束语:“我相信你的爱。”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我愿作一个这样来无影,去无踪的飞鸟,不求在这里带来我的影响,只求用我的爱,留下我成长的气息……
篇目(三):《哈利波特》
七本书,十年青春---读《哈利波特》有感
也许,你觉得你会平平淡淡度过一生,可你有没有想过你会是一位巫师,只是还没收到属于你的录取通知书,在成为巫师之前,先了解一下我们的魔法学校和主人公哈利波特的伟大事件吧!
当你翻开这本书时,你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麻瓜”。无疑,这是一个充满魔法的国度:壁画中的人物,可以打牌聊天,城堡的楼梯可以调转方向。书本会咬人。许多神奇的动物,咒语魔药,有为巫师等级考试而焦头烂额的学生,还有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的教授,还有被祝福和嫉妒相互纠缠的学生。在九又四分之三的站台,对,你没听错,是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那里停靠的列车载着一群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学生。
这七本书主要讲了哈利波特与朋友、教授和反派伏地魔对抗的故事,我最喜欢第三本,因为那时黑暗还没有降临,所有人还和往常一样,学习、玩耍,那是黑暗前的光明,那些在大战中死去的人都还陪在哈利的身边,大战之后,爱着哈利的人与哈利爱的人,都离开了哈利,而作为救世主的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之前,邓校长对他说过“你要记住,所有真心爱我们的人都会在我们身边,他们永远都陪你,在你心里”。
第一部中,哈利在一个神秘的房间发现一面能照出人内心深处最深爱与向往的人或物,而哈利看到的是他的父母,因为他对父母的思念,所以就静静地坐在镜子前,呆呆地看着镜子里的父母。而从背后走来的邓教授却对他说“人不能活在梦里,不要依赖梦想,而忘记了生活”。这句话同时也在警告我们不能沉迷在手机和不现实的梦想里,也许你的生活并不那么如意,但你也要勇敢去面对它。在第一部的结尾中,赫敏说过“我不过是读死书,再靠一些小聪明,还有最重要的东西---友谊和勇敢”,当男人们羡慕赫敏的聪明和全能时,她却认为这没什么,不过是多看些书,多动动脑筋,她说的这两点让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勇气和友谊也同样重要,是因为第一部的其中一段写到三人组打破了巨型巫师棋,罗恩对哈利说“现在能走到密室里的只有一个人,不是我,不是赫敏,而是你哈利。”就是因为这句话给了哈利勇气。罗恩面对巨型巫师棋并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危险,而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兄弟义气,他明白只有哈利才能达到那个目标,主角光环也好,主角金手指也罢,他在说这句话时,是真心实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罗恩被分到格兰芬多,而不是赫奇帕奇,这是因为分院帽看中了他内心深处的勇敢,第四部中伏地魔能读取哈利的意识,而哈利却认为自己是个没有能力的人,而校长对他说“最终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这比我们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对吗?”这句话告诉我们能力并不那么重要,而是我们的选择。这篇小说探讨的是爱和拯救,忠诚和背叛,善恶共生,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主线下,信任与宽容,恐惧与迟疑等情感围绕着主人公和他的朋友展开。人物性格的多面化被着重刻画,语言方面:英式幽默贯穿全书,这也就是这本书畅销的原因。
我也曾向往着霍格沃茨,在十一岁生日那天,我也在窗外等待那一只猫头鹰,等待那一封信,那一次机会,霍格沃茨的大门永远向相信魔法的人们敞开。
篇目(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黑暗中的光明——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上帝总是公平的,赐予我们健康,智慧,财富,但当我们缺少一种时,上帝就分给我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乐观的人生态度来补偿,正如同海伦凯勒一般,她自己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中,却给世界带来了无限光明。
马克吐温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暴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你可能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就失去光明身处黑暗的人,一个人生好似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人,几乎没有任何前进的动力了,却在一次次的摸索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尽管她的身体并不完美,但她依然用她顽强的毅力实现了她伟大的一生。
海伦凯勒十九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她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猩红热夺取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在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海伦用她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了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一个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正如她在书中所写的一样“知识教人学会爱,给人以光明和智慧”。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地的人的赞扬并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创造这一奇迹全靠她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这本书用朴质、真挚的语言叙述了海伦凯勒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让我看到了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与她不怕困难,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使我明白政治上的“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生命如此伟大,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海伦凯勒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