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千百年来在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下,诞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地道小吃。它们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满足人们的味蕾,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在平凡中饱含着丰富的文化。为了更好的体验舌尖上的美味,并对家乡美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组开启了家乡美食文化寻访之旅。
一、上网查询
通过上网查询,小组成员们了解到了同安地道小吃博饼的来源,起源于厦门市同安区,为同安五宝(碗仔糕,炸枣,封肉,薄饼,马蹄酥)之一,是闽南地区传统的特色名点。
历史由来
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后来,蔡复一因忠诚爱国,不断立功,于是官职升至七省经略、八省总制,每天批阅文书,几乎废寝忘食。李小姐耽心丈夫饿坏身体,便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煎制面粉薄皮(即现的薄饼皮),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后来,此事传为佳话,并成为闽南的一种民俗,不少地方的群众每逢过年过节(立春、清明、三月三、有的地方是夏至),都要吃薄饼。
二、寻访名人故居
组员们还组织到蔡复一故居进行了寻访和采访。
在考察和采访及上网查阅资料中,组员们了解到被称为“学博才高,下笔千言,兼工四六”的蔡复一,原籍金门蔡厝人,徙居同安(现厦门市同安区)后,于同安县城北门内建第宅,名曰“贞素堂”。清初被作为营厩,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改为双溪书院,于后楼祀文昌及复一。道光年间重修,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并拓建考棚,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修葺又增建学舍,民国七年重修。文革后迄今作为同安食品厂,现仅存后楼,为双层楼,开五进三,宽18.99米,底层深11.18米,二层深9米。抬梁构,硬山顶,燕尾脊,是金门明代名人留在今日同安的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被列为1988年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三、实地考察古早味小吃名店
“吴招治薄饼店”创始于1948年,是一家主打薄饼的同安菜馆,几十年来薄饼店经祖传三代,已成为厦门家喻户晓的小吃店,也是知名的中华老字号餐馆。同学们一起到吴招治博饼店实地考察,并在店员阿姨的介绍和观看中了解到了博饼的制作流程和卷包的要领,并做了相关记录。最后大家一起品尝了这道美味的小吃。
四、动手制作体验美食
在家中长辈的帮助和指导下,组员们一起体验了完整的博饼制作流程,品味到了这道饱含文化意义传统美味小吃。
五、制作美食卡片
根据查询及考察体验的过程,制作美食故事手抄报。
六、体验其他古早味美食
同学们还体验了其他的古早味美食的制作,在同安的地道小吃中蚵仔煎也是一道体现古早味两岸情的闽南小吃。
蚵仔煎是福建闽南、台湾地区、广东潮汕的经典小吃,食材以海蛎、地瓜粉为主,制作简单,味道咸、鲜。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在查阅资料,寻访古迹,实地考察,体验制作中我们小组成员在本次活动不仅了解到了两种地道小吃博饼和蚵仔煎的由来与历史,体验了美食的制作过程,品味到了美味的食物,满足了味蕾,同时也感受到了两岸文化的源远流长,两岸血溶于水的深厚联结,丰富了组员们的历史知识与文化情怀。这真是一次有趣且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