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朱晓荔 导师:袁海员 周立宇
(2023年4月26--27日 第9期)
聚焦新课标 研学共成长
最美人间四月天,杨柳拂风,生活明朗,万物可爱。恰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一周年之际,宿迁市第六届乡村初中语文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全体学员在朱晓荔、袁海员、周立宇三位导师的带领下,齐聚宿迁经开区厦门路实验学校,开展为期两天的研修活动。
教学示范
26日上午共开设了三节示范课。第一节为中考复习示范课,厦门路实验学校副校长张敏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中考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专题复习,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第二节是许媛老师《跟着书本去旅行——八下第五单元(游记)导读》单元整体教学示范课,在明确游记特点后,许老师大胆尝试,用动态学习及展示打破学生正襟危坐的常规课堂。
第三节是单元主题阅读的首篇教学课,卢海燕老师通过《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写景状物的文体特点,进而进行同类型文章的学习。
26日下午,邓薇老师为我们执教《蒲柳人家》一课。通过回顾小说中的人物与身边的普通人相似之处,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普通人写得富有传奇色彩,并引导学生从课文里品读,总结写作方法。这些教学尝试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陈静老师执教《凡人微光——“凡人小事”主题阅读》从学生学过的课文中认识的“小人物”出发,找到打动我们的细节,并通过补充画外音的形式丰富人物形象。最后通过寻找身边的普通人,选择一幅画面来描述,走近他们的内心,发现这些“微光中的闪光”,可谓匠心独运。
徐桂娟老师执教《未选择的路》,注意创设情境。以任务来驱动学生的思考和活动。学生自主制定比赛细则、小组选手诵读比赛展示、评奖等环节,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二部分创作诗歌,引导学生从诗中找线索,并由自然之路联想到人生之路,引发学生深思。
27日上午,苏外的梁军校长带来的《走进苏轼》也注重情境创设,他选择了苏轼同时期的三首诗词,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依文绘画,让学生说说选取哪些意象,并说明理由。让人叹服的是梁军校长的精美板书设计及深厚的书法功力与课堂相得益彰。
给我们带来意外惊喜的是沭阳县第三实验小学胡华玲校长带来的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青蛙卖泥塘》,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课堂上胡校长不仅对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训练,鼓励引导,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和书写习惯。
理论引航
由孙红东校长带来的讲座《做新时代“四有”语文好教师》,具体阐释了什么是“四有”好教师,从他的讲座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做事、做人、做校长的格局和境界。三个问题:你为什么做老师?你怎么做老师?你为了谁做老师?引人深思。
27日下午,凌惠教授的讲座《“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实施策略探究》讲明了什么是核心素养,分析了教学中常被我们忽略的一部分内容,并详细指导我们该如何去做,让全体学员受益颇多。
宿迁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吴纪老师的讲座《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实践》,结合具体的课例分析如何开展语文任务群实践,指导性、操作性强,值得会后全体学员仔细品味、消化、实践。
本次研修活动由朱晓荔老师点评总结。朱老师指出了我们贯彻落实新课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她鼓励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并且能够很好地感受这一条路上的花香、鸟鸣。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有这么多的人同行这条语文路!
学员感悟
从常规迈向常见
泗洪县上塘中学胡盼
序:参加了宿迁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育站第九次研修活动,听了六节课,整体来说还是很累的,个中原因不用解释,但感触颇多,遂把想法记下来,且取个题目为《从常规迈向常见》。
在大单元、大情境日益被推广的当下,在新课标精神刚落地不久的现在,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为主的课堂里,每一位教师都是学习者。这跟我们培育站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文课堂理念和追求不谋而合,但是从学习中我看到了老师们对新课标理念的践行、对新课标精神的领会、对新课标实际的运用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这让我想起了今天听课时关注到的一个小细节。在看到一个标题“常见的意象及含意”时,我突然就产生了怀疑,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平时用“含义”这样的表达很多,而含意并不常见。这也是常规的想法。
我立即到网上找寻答案,一搜还真有区别。“含义”是指词语的基本意思,是字、词、词语、语句所包含的意义;“含意”是指词句里或诗文里的深意或言外之意。
是啊,因为常规的想法,我第一时间认可的含义这样的用法,毕竟根深蒂固的思想决定了我的判断;可是,我们需要有打破常规的操作,用常见的正确的方法去考虑问题,去做事,就像我们要在理解了含意的用法以后再做判断。
类比一下,这跟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一样的么。我们依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总是会用常规的想法去进行常规的操作,自然也就得到了常规的收获。可是学不可以已啊,我们要经常学习,时常充电,偶尔创新以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毕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让新一代的学生完全超越了我们的认知,如果再用常规的想法进行常规的操作肯定不能满足他们对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学习诸如新课标内容、践行新课标理念、领会新课标精神的全面发展,把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各种知识变为我们已经掌握了的常见的知识,就像我们每个中国人对于筷子使用的熟练程度一样。
我们需要从常规迈向常见,在不断地努力学习中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思想和能力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让自己可以在新时代学生学习的课堂上得心应手,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有表达的欲望、有探究的趣味、有参与的快乐。
这是我今天学习的心得,是我很大的收获,是提醒我要明确学习的方向了。
如此学习,甚好!
教无定法,以爱育人,学研结合
——记宿迁市初中语文培育站第九次研修心得
泗洪县太平实验学校周玉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头脑里刮起的沙尘暴,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惊奇,每一次的学习都是羞愧与自卑侵蚀自我......
以前袁导师说二流听课听教学设计,一流听课听老师对文本的理解,我想我目前可能只能停留在二流水平了。八节示范课,构思不同、方法不一,我觉得自己学到很多新的教学设计思路。九年级复习可以分专题授课,专题里面再进行细分,最后再一一攻克。八年级游记单元可进行大单元整合,可是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思维导图的构建上面,还要花更多时间对每篇游记进行解析,他们同中有异、各具千秋。七年级人物单元,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可是只要我们用心把小事做好,我们都是自己光里的英雄。
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南湖小学的孙校长,作为一校之长,能够以身作则、不计回报的付出,这是我们大多数教育人都难以达到的高度,他真正做到了“用爱用心做教育”,希望我们都能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凌惠教授不仅坚持在一线教学,更难能可贵的是不断钻研“语言文字”等相关研究,他始终把新课标的理念与自己的课堂实践、教学研究等结合在一起。就像我们认为很简单的“语文文字积累与梳理”,他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形成课题进行研究,不断深入、不断蔓延,有自己的方法,有自己的实施原则,更有自己的策略研究,所以,我们平时是不是应该多一点?课前多一点、上课多一点、课后多一点,日积月累也能满满走近“名师”。
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沭阳县七雄初级中学 石玉松
2023年4月26日—27日,我参加了第六届宿迁市乡村初中语文带头人培育站第九次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有诗词鉴赏课——张敏老师的《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把握情感》,有大单元教学示范课——许媛老师的《跟着书本去旅行——八下第五单元(游记)导读》,有主题阅读课——卢海燕《七下第五单元主题阅读》哲理之思》,有单篇教师课——邓薇老师的示范课《蒲柳人家》和陈静老师的《爱莲说》。尤其是梁军老师的古诗词群文阅读《走进苏轼》,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喜。孙红东校长的《如何成为一名“四有”好教师》讲座中的“感恩比我优优秀的人,一直都在指导我;感恩使我优秀的人,一直都在督促多;感恩和我一起优秀的人,一直都在陪伴我”三句箴言,让所有学员记忆犹新。
凌惠老师的讲座《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实施“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设计与实施》,贴近新课标,案例式的分析让学员易于理解。特别是胡华玲示范课《青蛙卖泥塘》和吴纪老师的讲座《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实践》,跨学段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语文上下的贯通感、纵深感和立体感,看到了语文的“变”与“不变”:“变”的是语文能力的渐次提升,“不变”的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与功能。
本次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被“大”潮流所裹挟,没有用“大概念”“大单元”“大项目”“大主题”一统天下:应导则导,当教则教,宜练则练。我们需要前瞻新课程标准,去探究、去交流、去研讨,在注重宏面层面的同时,也不忘单篇细读,在字词句的微观层面,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朱老师在教学引领上,坚守学科初心,方向不变。
我想,连绵“坚守”的底气,是基于对语文教育思想的科学理解,是基于对语文教学规律的精准把握;其坚实的支撑,是对母语的热爱,是对母语的敬畏,是对母语的捍卫!
教育改革不能割断历史,改革必须改革的,传承应该传承的,这就是“坚守”的依据,也是“坚持”的价值。
语文圭臬,语文本真,需要所有语文人相携而行,恒久追寻。本固枝茂,温故知新。坚守需要不断回眸母语传统,需要持续追溯生命之根。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培育站第九次集中研修心得
宿豫区黄山路初中 洪 平
春光四月,细柳微斜。我们在奔赴和求索的路上,迎来了培育站的第九次活动,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梁军校长的课堂让人赞叹。他创设了一个“走进苏轼”的诗词鉴赏活动,通过欣赏《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密州出猎》《定风波》三首词,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在他的指导下,同学们依次完成三个任务。任务一:依文绘画。捕捉词下注释、内容、意象,绘制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化创意画。同学们在梁校长的带领下,不仅展示了画作,还对三幅画作内容进行概括,凝练出月下思亲图、千骑出猎图、烟雨徐行图。任务二:品文悟情。选取诗歌中最能传情达意的一个字或词来进行阐发。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探讨,并且产生了强烈的共情能力:不管前路有多少风雨,不管我们将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坚信: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务三:诵文识人。请同学们从语速、语调、情感等方面吟诵诗歌。学生们在这堂课上层层深入,展现了极佳的素养,诗意中国,大美中国的文化在课堂中流泻出来,奏出了世纪回响。
胡华玲校长携手二年级小朋友带来的《青蛙卖泥塘》让我感到扑面而来的活力与灵气。诚如丰子恺先生所说:“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在这节跨学段的课堂上,我不仅感到有趣、有料、有味儿,感受到鲜活的小家伙们像人间四月天一样美好、生机、绚烂、可爱,也在感叹强国有我、后继有人,孩子们齐刷刷高举的小手不就像是雨后破土的小竹笋吗?新鲜的生机就在课堂中点亮,孩子们在拔节生长。
在这两节课上,两位老师都特别注重回归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在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上,两位老师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创设了真实具体的情景,学生们主动去完成一些具体的活动任务,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得到训练发展。更值得我学习的是,两位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星星之火成为未来的发展力量。
课程满满的两天,也是我们收获满满的两天,愿课堂的灯火闪烁光芒,指引我们步履不停,照拂我们一路前行,一路生花。
静静学习 默默成长
宿城区洋北初级中学 苏 洁
四月春风暖,万物感时节。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宿迁市乡村骨干教师带头人培育站第九次研修活动在宿迁经开区厦门路实验学校开展。两天的学习活动安排得很紧凑、很丰富。
在新课标落地落实一周年之际,每一位语文人都在通过我们的思考和实践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和情境任务驱动学习,邓薇老师通过《蒲柳人家》中的几个人物,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探讨如何把普通的人物写得富有传奇色彩;陈静老师的《凡人微光——“凡人小事”主题阅读》通过回顾课本中的几位“小人物”找出打动你的细节,再布置任务,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这些凡人小事写好,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出示图片让学生试着描述画面,走近他们的内心。学生习作展读,并让学生说出用到了哪些方法去描述。活动中8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设计精妙,教学功力精熟,都令听课的教师收益匪浅。专家讲座更是实实在在地指导我们、引领我们。
高效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追求,从他们的教学和讲座中,我感受到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大量的精力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探索相应的方法。针对语文教学改革及考试改革的需要,尤其是全省中考统一命题的趋势,促使我们不能只关注现在,关注眼前,应放眼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而不断努力。静静学习,默默成长,我们一直行走在这条路上。
情境教学
沭阳县颜集初级中学 赵 玉
宿迁市初中语文教育学科带头人培育站第九次研修活动在2023年4月26日拉开序幕。这次的天气没有第八次的春寒料峭,细雨蒙蒙。取而代之的是绽放热烈的太阳,一如如火如荼赶到宿迁的各位老师,带着满腔的热忱,赴一场学习之旅,如约而至,如期而至。
人生就像一杯浓浓的茶,需要你细细去品味,一个“新”字概括了它的全部,不一样的时候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唯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杯好茶,是一个完美的人生。教育亦是如此,每次一的相聚,都是一次新的教育研讨,都是为了让教学,让课堂更加精彩!
这一次研修,与以往有所不同,可谓是继承与创新并举。虽是初中语文活动,却也安排了小学的语文课,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堂上尽情绽放光芒。孩子的思维永远是琢磨不透的,这也让课堂生成了很多高光时刻。
在这两天的示范课上,情境教学法可谓是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应用的最多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当属“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中的情境,把课文里的内容形象化。此外,情境教学还可以用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方法创设情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这一次的研修活动获得了很多,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示范课的魅力
——记第九次研修学习
沭阳县怀文中学 徐 乐
培育站第九次活动如期举行,为期两天的活动干货满满。示范课、专家讲座,实践与理论让我们收获多多。外出学习,我最喜欢的还是听示范课,独特的设计、教师的魅力、学生的表现等总能带给我些许启发。
我想重点说说许媛老师的示范课《跟着书本去旅行——八下第五单元(游记)导读》。本节课许教师把学生分组,用当小导游的形式带领我们游览四个景点:壶口瀑布、各拉丹冬、勃朗峰、丽江,学生积极性很高,拿着导游旗,为大家展示四个景点的独特之处。本节课张驰有度,既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彰显了教师良好的教学功底及过人的教学智慧。整节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氛围,使听课教师如沐春风,教师学生互动频繁,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许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指导。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在悄然兴起,它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说来惭愧,在日常教学中,我没有进行任何群文阅读教学的尝试。群文阅读的“群文”是相对“单篇”而言的,但“群文”的“群”却并非“单篇”的简单叠加,“群文”组合的机理是结构化,这是群文阅读最主要的特质。本月,我有幸到昆山学习,学习了单元整理课。由单篇到群体,我觉得是我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也是必须要迈出的一步。
课堂教学是无止境的艺术。精彩纷呈的示范课虽告一段落,但课堂教学带来的思考没有停止。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努力做到多听、多学、多思、多实践,早日呈现成熟的课堂。
原来,语文课堂应该这样
宿城区埠子初中 朱以岗
看到课程表,内心疑惑:怎么安排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听过课,豁然开朗,哦,原来如此,明白了安排者的匠心。如此是什么,那就是,课堂需要活力,上课和听课也可以快乐。
小学课堂臂膀如林,争先恐后,活力四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可以让学生感到课堂就是参与,就是自我的表达。其次是学生的年龄特点,童言无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当然也不害怕说错;即使说错,高明的老师也会引导,而不是批评。最后是小学的课堂功能就是听说读写,就是潜移默化。
再看初中的课堂,少数学生侃侃而谈,大部分沉默不语,让人感到生气不足;当然少部分老师的课堂也是活力四射。当大部分课堂都如此,教师肯定就不是第一因素了。那第一因素是啥?笔者认为第一因素是初中课堂兼具分级功能,要让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不同的学校这个功利的存在而使学生的自我表达缺失——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多于表达;文章艰深难懂,不知表达什么;答案是标准化的,不允许表达出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会千方百计往考试上靠,什么手法啦,情感啦。虽然历史上也是科举选材,却从没考的这么细。没办法,就是要通过三年的学习,让学生分出个不同等级,不进行所谓的高效训练,还能怎么样。
如今,情境任务驱动成为语文课堂的流行,虽然它只是分级考试的一件外衣,但为学生的快乐自主提供一些可能。优秀的教师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情境任务,真实中,学生是很容易表达的。
普通的教师怎么办,学不可已矣,学会创设一些优秀的真实学习情境,发挥课堂活力的第二因素,你的课堂就有可能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天地。
在磨砺中不断前行
宿豫区保安中心学校 于 洁
最美人间四月天,我们培育站第九次研修活动在美丽的厦门路中学开展。为期两天的活动,安排了八节示范课和三场讲座,内容充实,指向明确。
聆听的八节示范课,从中都能看出老师们对于大单元教学的探索,有从游记导读着手,带领学生在多处“景点”游览的,有从身边的“凡人”着手,紧扣住七年级写人单元的“小人物”身上的微光,学习他们,品析他们,感悟他们,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他人,观察社会。虽然课堂呈现的效果不一样,但都体现出教者对于大单元教学的自我的思考,同时也促发我们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
十年课改,转变的是观念,积累的是经验,沉淀的是思想。我们有思考,有迷惘,有困惑。我们在如饥似渴地学习的同时,更需要专家们的引领,培育站导师们想学员所想,为我们搭建学习与成长的平台。孙红东校长做的一场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四有”好教师》的讲座,从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孙校长的大爱情怀,也坚定了我们学习者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决心。凌惠主任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新课程标准确定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着手,结合具体的教学计划,为初中阶段如何开展该任务群的学习提供了抓手。凌特的讲座体现了厚积而薄发,知类而通达的特点,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发生,为我们一线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衔接紧密,高中课程标准落地早,探索早,其中的许多经验可以为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参考,为了让学员们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课程“学习任务群”,清晰把准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借力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实践经验,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变,特邀请了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吴纪老师为我们开讲座,吴老师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界定、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理解与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让我们对任务群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专家们的示范课与讲座,是引领的旗帜,是助力的东风,我们所要做的,是吸收、转化、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研之路无止境,我们磨砺再前行。
学习心得
宿迁市宿豫区陆集中心学校 韩荣华
2023年4月26日至27日,我参加了第六届宿迁市乡村初中语文带头人培育站第九次研修活动,就个人而言,我期待自己执着且勤奋,带着赤诚之心保持心中热爱,提炼、总结,不断塑造更好的自我,让生命更充实丰盈。
一、聚焦课题。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个人发展应该聚焦立根在“研究”领域,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课题研究正是这一转变的载体。新课标提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基于这一点,我今年将申报以“情境化教学”为主题课题,从某个点向下挖掘,进而获得更深的思考。
二、读书助力。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在个人研修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读书的重要性,不读书,思想就如同一潭死水,读书就是最好的学习,我们必须坚持阅读,坚持提升自己。通过读书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以实现个人的成长。
三、携手同行。俗话说:“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参加“集体研修”的形式学习是专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团队成员们之间能够相互督促,相互补充,集思广益,以多人的智慧落实到具体痛点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培养大家随时保持思考的习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我将和同学们共同摸索前行,向着新的目标进发。
春暖花开季,正是求学时
宿城区王官集初级中学 李桂荣
暖风微醺,诗意正浓。在在这样一个美丽迷人的季节里,我们走进了被“海”包围的经开区厦门路实验学校。开启了培育站第九次学习之旅。
本次活动围绕新课程展开了一系列的示范课与讲座活动。八节课都尝试着创设情境、大单元、任务驱动教学。虽然有些课或多或少在落实过程中有些不足之处,但不能否认每节课又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张校长的课沉稳大气,对古诗词鉴赏方法归类梳理的完整详细,易与操作;许媛老师《跟着课本去旅行》设计新颖,课堂上学生积极热情,参与度很高;卢校长备课充分,分析细致;徐老师让学生以评委的身份参与制定评分细则让学生明白如何朗诵诗歌;梁校长、陈老师紧扣新课标,以大单元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胡校长让我们感受到课堂久违的轻松、愉悦、热情洋溢。
三场讲座,三位专家都从自身实践努力,实实在在的让我感受到他们是真正的做学问的研究者。他们是真正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他们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他们心怀大格局、大担当、大情怀,真实用心认真做人做事。
我是平凡的人,发出的是最微弱的光。这微光可能不能引领我的学生们前进的方向,但我会努力,努力让我的学生们在他们求学成长的道路上给他们一点点小小的帮助。成为他们努力背后的小小助力。
核心素养的要求高高竖起
沭阳县刘集中学 张风顺
在朱晓荔教授的精心组织下,第六届宿迁市乡村初中语文带头人培育站第九次集中研修活动于4月26日至4月27日在厦门路实验学校如约举行。
两天的学习,聆听了张敏校长的《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把握情感》、许媛老师的《跟着书本去旅行》、卢海燕老师的《紫藤萝瀑布》以及其他五位老师的精彩课例展示。孙红东校长的讲座《如何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凌惠主任的《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实施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设计与实施》。讲座精彩纷呈、课例各具特色。
本次颁布的新课标第一次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并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群有三个层次六个任务群。情境化的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博大精深,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它的学习、理解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把课程标准作为平时教育教学的指南,常读常新、常学常悟,只有这样才能做负载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者。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宿豫区豫新初级中学 章好英
第九次研修活动,怀着“空杯”之心而来,满载而归。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终身学习,躬身实践
在这次培训中,我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并且这种学习的速度要远远的走在学生前面,甚至是教学理念的前面。教师的眼届要宽广,要放眼全世界,而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教室;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一次小小的考评。教师更是一种需要躬身实践的职业,且教且学且思且进步。
二、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教师要勇于变革,善于借力
这次培训中我的又一深刻感受就是:教师要勇于承担起教育大变革时代的教学改革责任,正如朱老师在第一天学习结束后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学不可以已,君子任重而道远。”一名教师,往往从课堂上获得职业的自尊和自豪,感受到价值与意义,所以“课比天大”应该成为教师的座右铭。教室里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梁军校长的一节《走进苏轼》让我震撼。梁校的课温润如玉又大气磅礴,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文本,不是文字,甚至不是文学,而是一个丰盈柔软的灵魂,当学生齐声朗读“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时候,我想,他们的生命一定被苏轼被梁老师点亮了。老师心中有风云,课堂才能见风月!
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必须加快学习的步伐,提升素养,钻研教改,常教常新。教育之行如逆旅,“素履以往,一苇以航”,我们带着一颗诚心前往,只要以一颗艰苦朴素之心对待,无论多远的路,我们都能抵达。
创设任务,走进课标,让学习发生
——第六届宿迁市乡村语文带头人培育站学习心得
泗阳县南刘集中学 陈惠璇
4月27、28号两天,是疫情后市培育站又一次线下学习的两天,8节课,三场讲座,饕餮大餐,让我收获满满。
南湖孙校长开设的《如何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讲座让我佩服。孙校长从“为什么做老师”、“怎样做老师”、“为了谁做老师”这几个方面阐释,有理有情。孙校长的讲座再次照亮了我的初心,不仅让我明白了己的使命,也提升了自己的格局。从小我到大我,从个人得失到国家的利益,这境界的的转变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真难。希望在往后的工作中,我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要耐心多一些,抱怨少一些。
凌惠老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实施策略探究”》的讲座让我大开眼界。虽然带毕业班那么多年,但是我我从来没有想过语文文字如何积累,在每次的复习中更没有想过应该如何梳理。每次早读都是我让学生读、背、默,这些机械性的学习方式不如凌老师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对陈旧教学方式的拿来就用,显然是对教学内容缺少思考。
两天的学习让我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无止境。
学习永远都不晚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路实验学校 王金华
为期两天的培训落下帷幕,在自己的学校,有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的优势,因为我们年级搞的“青春仪式”,我还是错过了第二天的特级教师凌惠的讲座,很遗憾。
这几节课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凡人微光》、《走进苏轼》。《凡人微光》用大单元的教学方法,选取了几个人物的事例,由事例生发开来,进行深度构建,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由读到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较好地践行了新课标的理念。
《走进苏轼》选取了苏轼同一时期的三首词,用让学生画图画的形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较好的让学生理解了意象、意境、及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苏轼其人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一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各种方式的参与,走进文本,走进苏轼,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诗词的能力。
每一天活动结束,朱特都会很用心地给我们总结,她的总结常常会带给我许多思考,比如:我觉得特别“入迷”的地方,她说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她说不足的地方,我却看得没有那么深刻……所以说,本次活动除了老师们上课,专家讲座带给我的对“大情境、大任务”教学上的认识外,我还从别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我差得实在是太远了。好在我时常给自己打气,学习永远都不晚,我应该一直在路上。
学习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