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最美教育追梦人。4月27日,2023年第九届全国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陕西榆林盛大开幕。本次活动由华樾(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承办,特邀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及语文教学名师等与一线教师同频共振,通过专家报告、现场课堂展示、专家点评等方式,对“读写整合”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
开场很震撼,经典师生诵读、陕北民俗舞蹈、少儿快板,孩子们的表演不仅充满了朝气,且处处体现了爱国热情,给在场的全体老师带来了艺术和情感的双重享受。
活动中,杨修宝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专家示范课——《两茎灯草》,杨老师依标扣本,从教材文本出发,通过三个任务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读写整合的桥梁,引导学生写作要写准确、写出心情,以层层递进、循循善诱的教导,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敢写作、会写作、乐写作,为新课标引领下的习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7日下午、28日上午,来自不同省市的8位教师们纷纷围绕“整合教学”作了精彩的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是湖北省黄石市老虎头小学陈亚芳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习作指导课《形形色色的人》,陈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支架、方法支架,教会学生如何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
第二节课是广东省深圳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李依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读写结合课《海上日出》,李老师通过五个板块、两个密码,让我们了解了如何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第三节课是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小学孙海燕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读写结合课《猫》,孙老师通过带领学生们借助思维导图、回顾预习、说出猫的古怪特点,再通过两个妙招——“巧用矛盾”、“列举事例”,教会我们如何准确地写出动物的特点,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四节课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李艳丽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读写结合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李老师优雅从容,以世界名山大川优美视频巧妙切入本课教学,整堂课上,李老师与孩子们频频互动,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节课是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实验小学张敏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习作指导课《形形色色的人》,张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补充人物专墙栏”,注重引导,学思结合。
第六节课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实验小学白清湖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读写结合课《宇宙的另一边》,白老师通过再现画面“望着浩瀚的星空你想过什么呢”引入课题,借助“倒影”发现妙招、聚焦“课堂”感受奇妙,让学生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第七节课是吉林省白山市实验小学王瑶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习作指导科《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流浪地球》视频的播放,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第八节课是四川省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李莹洁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读写结合课《一支铅笔的梦想》,李老师通过创设情境“百变手指印”开阔学生思维;再通过例文、链接丛书,教会学生写想象作文应该抓住特点,想象神奇,还要写出心中的感受。
八位参赛教师经过精心备课、磨课、研课,全面系统地展现了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的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生态。
杨修宝老师分别为8位教师的作课进行点评。杨老师对教师们的精彩课堂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评价:他认为,老师们的课都突出了一个理念、把握了一条主线、借助了一段拓读,学习了一种方法。他也建议教师在习作指导课中应让学生的兴趣再浓一点,注重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和兴趣;方法细化一点,拓展学生的习作思维,让学生学会写作;评改扎实一点,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真情实感进行评价;学生进步一点,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给予恰当、及时地指导。
一场视听盛宴,一段难忘旅程,收获的是理念,升华的是情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语文,做一个有爱的老师,教一群博爱的孩子,无负榆林行,砥砺朝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