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留痕——观大丰知青纪念馆

感悟风雨
创建于2023-05-03
阅读 3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大丰知青农场的知名度很大,早就想过去看看,多次经过却没有一次踏进门参观学习,我的父亲已经90多岁,他的六五年学生经常和老父亲会面畅谈当年峥嵘岁月,六五年当年正是上山下乡轰轰烈烈运动进行时,那时学校也充分将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老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与学生共同参加劳动,那时师生建立的感情尤其深厚,每逢师生聚会时,老师已经90多岁,而学生已经70多岁,但学生还会情不自禁地表演当年的样板戏,笔者有时会参加他们的活动,活动中无不透露出上山下乡的岁月痕迹,这都常常吸引我去参观知青纪念馆,虽然当时我还没出生,却常常吸引着我去感受那个火红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参观知青博物馆后,我由衷觉得通过学习知青文化,重温知青岁月,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弘扬知青们不畏辛苦、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上海农场境内。    该馆基于知青文化底蕴,植根于大丰红色与滩涂文化的沃土之上,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八万多上海知识青年奋战荒原的历程为主题而创设。大丰虽是上海知青工作地,却是盐碱滩涂,荒地无垠,同所有上山下乡的知青一样,需要有战天斗地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毅力才能从贫瘠的土地上走过来。当年的知识青年开河挖渠、拉车担粪、垦荒种粮,付出了现今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纪念他们为这片土地如今的富裕祥和做出的贡献,经过沪丰两地的共同努力,建成如今的上海知青纪念馆,作为曾经在此“战天斗地”知识青年寻古怀旧的精神家园。

      该馆2007年1月开始筹建,2008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沪丰两地联建项目工程,同时也是江苏省沿海开发旅游重点项目,占地面积560亩,是一座融全国各地知青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知青主题馆区。按照“真实展现知青历史、真情讲述知青故事”的思路,馆区内保留了当年老房子办公区、老虎灶、澡堂子、邮电所、卫生所、小卖部、茅草房、泥墩桃木棍的露天广场等多处老建筑,再现当年的生活场景。同时,向全国各地知青征集文史资料已达五万件,所出展陈列的文史资料百分之百的件件有主人,件件是原件,原汁原味地将知青历史文化再现在墙面上、再现在展柜中,让所有游客都有一个“眼前见遥远、遥远在眼前”的感受,特别是让青少年一代感受到先辈是怎样用青春写就历史的。

    曾经,在近半个世纪之前,有1700万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胸怀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远大抱负,离乡别土,奔赴“广阔的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加上本乡本土毕业的300多万回乡知青,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总人数,足有2000万之巨。当时称之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高潮。    光是大丰这块土地上,就接纳了整整8万多的上海知青。    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法抹去的凝重印记,这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    大丰区在上海知青纪念馆里召开了全国知青书展,并建立了中国知青图书文献馆,这里陈列的每一本书和杂志,每一帧照片和影像,都记录着知青这段历史;都能唤起有过这段经历的男女知青的回忆;都能让后来者和今天的青年一代了解这段历史,理解他们的父兄一辈曾经走过的路,那是我们用坚韧和顽强、汗水和眼泪、希冀和追求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而更好地着眼于今天,迎接愈加美好的明天。

      也许你曾经是知青,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也许你是后来人,仅仅听父辈讲起那过去的事情。当你看完《中国知青主题馆》,你有什么感想?风卷红旗,歌声嘹亮,都已成为遥远的梦境,上山下乡,这一场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但是古今中外,无论哪朝哪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总是美丽而难以忘怀的。而知青运动空前绝后,知青史是断代史,知青的青春就格外刻骨铭心,色彩斑斓。我们只是提醒,不要把那场无谓的运动与我们知青的青春相提并论,而且,最好能将那段沉重的历史话题推演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我们还期翼,能够把广大知青立志边疆,开辟农场,建设农村,艰苦创业的精神提炼成时代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初衷。请把你的观感告诉我们,或者告诉你的亲友,或者告诉全社会。真心诚意做知青文化,全心全意为知青服务,是我们《中国知青主题馆》唯一的宗旨。

      从上海来,从新疆来,从祖国各个地方陆续而来。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八万上海知青响应党的号召,高举红旗,唱着赞歌,走进黄海西岸这片广阔的滩涂。我们现在纪念馆所在的这两幢旧房子,原先叫做“元华荡”,海丰农场建场之初成为场部所在地,是八万大丰·上海知青的大本营 在当初的大本营建造知青纪念馆,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八万上海知识青年在大丰辛勤的劳动和学习,把近30万亩海边滩涂改造成良田,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农场。在沧海桑田的过程中,八万上海知青谱写了自己的青春之歌,改变了他们自己以及数十万家庭的生活轨迹。同时,他们与当地的人群产生了文化的交流,在生活、生产、风俗、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对当时整个大丰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巨大冲击,并在很长时期内产生着重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非但没有削减和消失,反而愈显强烈,成为一种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

为了记住这段历史,延续大丰与上海之间的人脉情缘,推动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为了让经历者和后来人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大丰市人民政府和上海海丰农场在2008年联合建设了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对那一段特定的社会生活和特定的人群作了真实的记录和定格。

《祖国不会忘记》

-张月谭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 融进祖国的江河

在攀登的队伍里 我是哪一个

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上


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

在共和国的星河里

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歌颂我 不渴望你报答我

我把光辉融进 融进祖国的星座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

诗说知青雕塑


我们走了,

走得那样的匆匆

您却留了

留得这样的淡定从容


我们去了,

带走所有的朦胧

您却守着,

坚持的信念无比庄重


我们想了,

曾经梦想的影踪

你却恋着,

洒落汗水的每条地陇


那时青春的情浓

我们念了,

您却望着,

田的尽头那一片彩虹。


我们来了,

青春挥洒的海丰

您却老了。

刻尽沧桑慈祥的面孔 


我们哭了,

让您精神所感动

您却笑了。

笑声依旧郎朗震苍穹


我们干了,

把情感注满酒中,

愿守望者,

永远健康一棵不老松

阅读 3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