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家A·马尔库沙说得好:“教育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门科学,而在更大的程度上讲是一门艺术”。什么是家庭教育艺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那些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把握教育情境,富有温暖的、启迪的亲子对话,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教育活动,被誉为家庭教育的艺术。作为新时代的家长要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艺术,营造和谐的家庭文化,激励孩子更好成长。
本周我们共同学习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之《家教艺术》
《家教艺术》之
①七个方法教会孩子管理时间
②三个方法让孩子愿意坚持
③怎么让孩子拥有“输赢”的平常心
④什么是教育孩子的“火候”
⑤孩子突然有点“作”怎么办
《学记》中说:“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简单地解释一就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教育,叫作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作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作相互研讨。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作为家长要多鼓励多表扬,丰富自身多了解掌握孩子感兴趣的点,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引导。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失败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有好心态,告诉孩子“没关系,下次肯定能行”;“没关系,失败很正常,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解决”。
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刚刚出现的时候,父母要及时调整。孩子养成坏习惯,与他第一次出现不良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指正密不可分。因为孩子做错事,或者行为不端,他们并不自知。比如第一次撒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发脾气,都是不良习惯,都需要父母及时调整。
父母教育孩子不一定非要抽出时间、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进行,只要善于捕捉教育孩子的时机,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进行,就能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家庭环境。也没有天赋、秉性完全相同的孩子、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家长。每位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所面临的客观条件、教育对象都是千差万别的。家教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独特性就要求家长在对子女实施教育时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
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我们提供的帮助和启迪。
作家周国平说:“当孩子在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只有被尊重、被认可、被支持的孩子,才能激发出内心的创造力、内驱力和毅力。”未来,无论孩子是想做教师还是驯兽师,无论他热爱的是音乐还是数学,每个梦想都值得被期待。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成为那个为他的梦想浇水,守护着他一路从幼苗长成大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