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上午,德庆县谢德勇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线上参与了“百课诗文儿童阅读教学研讨会暨王崧舟教授专场学术报告会”,观摩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课例《梅花魂》。每次听王老师的课总有一种美不胜收、意犹未尽的感觉,总让人反复咀嚼回味。我想:这就是王老师诗意语文的魅力吧。
心中虽感慨万千,却也实在不敢妄加评论。现借现场主持人的话来概括自己的观课心得。“王老师三读梅花魂,从文字语境到文学意象到文化符码。王老师的课披文入情,由浅入深,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梅花背后的意蕴,也看到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品格和精神。”
一、走进“梅花”语境
王老师从聊喜欢的花、聊喜欢梅花的人、聊那些喜欢梅花的人所写的关于梅花的诗词开始,引导学生感受梅花“不惧寒冷、傲霜凌雪、清香四溢、自信乐观、淡雅高洁”的品格与精神,带大家走进《梅花魂》,走近外祖父这位爱梅的人……为学习新课创设了“梅花”语境,做足情感铺垫。
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引领学生们整合描写“梅花”的词串:“朵朵冷艳、缕缕幽芳、老干虬枝、顶天立地、梅花秉性”,让孩子们联系课文的内容,同时用上这5个词语说一句话:“朵朵冷艳的梅花,散发着缕缕幽芳,任凭风欺雪压,它的老干虬枝从来都是顶天立地,这就是梅花秉性。”接着,整合描写“外祖父”的词串:“漂泊他乡、葬身异国、华侨老人、泪湿腮边、眷恋祖国”。“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华侨老人,每当读到思乡的唐诗宋词时,总会泪湿腮边,他有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继而,王老师借助表格帮助学生梳理外祖父的五件事例,理清“梅花”文脉。
这样巧妙的安排,既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又是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既引领学生梳理了全文内容,又为学生们接下来的思维碰撞、情感迸发做足了准备。更是对“梅花”意象的初步认识,为完成核心任务——理解“梅花”意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领悟“梅花”意象
在积累词语、梳理全文之后,王老师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外祖父去世后的次年初春,作者陈慧瑛在老家的山坡上种下了两株树,种下的两株树很可能是什么树?为什么?”当很多学生猜到可能是“梅花树”的时候,王老师让学生回到课文,从课文中找理由,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王老师用“你认为最重要的那条理由是什么?”这一个问题,直抵课文的核心段落,直奔教学的重点难点,直指本节课的核心任务。通过引领学生朗读、拓展资料、回到五件事例,理解梅花“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比喻义,“坚守气节、顶天立地”象征意义,“眷恋祖国,热爱中华”寄托义。可谓层层深入。至此领会梅花内涵这一核心任务已基本完成。课又回到初始问题,学生明白了在陈慧瑛心中,梅花就是外祖父,外祖父就是梅花。明白梅花寓意中国人“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品格,象征中国人“坚守气节、顶天立地”的精神,寄托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中华”的情感。这样回环往复,课已浑然一体。
三、传承“梅花”文化
最后环节,王老师出示作者陈慧瑛的人生故事,引领学生“知人论世”,走进陈慧瑛孤独、迷茫、坎坷的人生经历,感悟陈慧瑛身上所体现的“梅花魂”。感受在一代又一代诗人、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梅花不再只是梅花,梅花成了一种文学意象,在外祖父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梅花一样的人格,在陈慧瑛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梅花一样的人格。在此期间,王老师巧妙指导学生对这几句凝练梅花风骨的句子进行抄写、朗读、背诵。整个环节,学生看见了“梅花魂”的传承,读、写、背之间,“梅花魂”已深印入心。
整节课,王老师上得厚重而深邃。这是一堂有生命、有灵魂的语文课。“梅花魂”在王老师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引导下,不仅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内心,也深深刻印在我们的心中。正如王老师在《语文的生命意蕴——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一书中说的:“倘若我们的语文照亮了学生的生命,也必将照亮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