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春日里,走在玉兰花开的时节里,空气里弥散着诗的韵味,花的气息。别一枝玉兰花惊艳了春天,惊动了古黎大地上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
3月15日上午,黎城县文联召开了《玉兰花开》分享座谈会,县文联主席赵红梅、副主席王小琳,县作协主席赵华荣、副主席李苏旺、李建华,以及部分省市作协会员、本土作家、文学爱好者及县文联组联股等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黎城本土作家张晓敏的《玉兰花开》,共结集69篇力作。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对家乡西骆驼山川草木的眷恋乡愁,也有对家乡风俗风韵的记忆与回望,亦有对父母亲人的缅怀、对父老乡亲的感恩,还有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怀与心声,感情真挚,语言质朴,实是一本直抵内心深处,充满爱与温情的好书。
心中有爱,花香弥漫。座谈会上,作者张晓敏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饱含深情地与大家分享了该书创作成文、出版成书的历程。她想借《玉兰花开》种下一棵感恩之花,让爱的芳香弥散开去,洒满人间。
近距离看作者,深知作者人品。西井中心校栗立强校长,称赞张晓敏既是一位立德树人的好老师,在她的帮助下一位患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走出了阴影,张晓敏也是一位称职的好妈妈,把女儿培养成了祖国的栋梁之才。如今的作家张晓敏更是所在学校校报校刊的发起人和领军人。
言如心声,文如其人。县作协李建华主席说,作品是一个人的影子,《玉兰花开》中的文章有很深的怀乡情结,这正是基于心理体验而融入字里行间的一种深情表达。作者张晓敏对家乡人、事、物的叙写,就是对家乡最纯粹的爱恋。由此可见,张晓敏是一个拥有乡土情怀的作家。
提携新人,不遗余力。黎城文学前辈赵晚芹欣然到会祝贺,并表示要把这部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玉兰花开》广泛宣传到农村,宣传到群众中去。
写作有态度,创作有观点。农民诗人杜支红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观点,他说一个写作者为文要有雕龙之心,之功,同时还要炼字炼句,力求语言简洁而准确。
点评准确到位,不套路不浮夸。省作协会员张少君说《玉兰花开》中收录的作品,篇幅短小,读起来情感连贯,一气呵成。作品中弥漫着古老乡村的气息,淳朴、自然,而又深远。
风雨磨炼意志,苦难成就美好。范巧平老师感动于作者张晓敏苦难的童年,佩服她坚持不懈的毅力,更祝福她未来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有心之人成有为之事。省作协会员王少斌说,作者张晓敏善于观察生活,撷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打磨成闪亮的珍珠。祝福有心人,祝贺《玉兰花开》出版!
海天广阔,眼界无垠。郑向阳老师向作者张晓敏提出希望,希望她的笔触能探到更远更深的地方,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温情满怀,以爱织网。市作协会员刘景红说《玉兰花开》通篇都是爱,有父母儿女间的小爱,也有对故乡故土的大爱。作者张晓敏是剖析人生,亦反哺人生。
写文著书,实现人生价值。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吴俊英盛赞作者张晓敏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坦言将整理自己的诗作出版结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市作协会员程雅虹特别欣赏史铁生先生宁静玄思的写作人生,认为写作一定是有感而发,“不做欲望的奴隶”!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省作协会员申相宏特别佩服作者张晓敏有想法立行动的勇气,并联系《为学》中两个和尚到南海的故事,以“道阻且长,行之将至”与各位文友共勉。
初识作品,遇见美好。退休干部刘士卿从《玉兰花开》的封面设计到整本书的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省作协会员张越峰说,作者张晓敏以真挚浓郁的情感赋予《玉兰花开》以较强的笔墨张力和感染力,写出了对生活、生命的感受和体验,而良好的写作功底又使得这种情感的抒发既饱满充实又酣畅淋漓。
赞美激发热情,鼓励寄予希望。县作协副主席李苏旺称赞作者张晓敏是骆驼村里的文学花,人品和作品同与笔名玉兰花般典雅、高洁。同时也希望所有文学爱好者能行动起来,多观察多写作。每个人虽是一滴水,但汇集起来便可形成波涛汹涌的大海。
县作协主席赵华荣总结点评:一、分享是精神的享受,所以,感谢县文联为大家搭建交流、探讨的平台;二、身不受苦福禄薄,心不受苦智慧不够。所以,我们不欣赏苦难,但赞颂在苦难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三、精神的力量是强大,而文字可以把个人情感转化为精神性力量,所以,我们要多写。
县文联主席赵红梅结合文学评论工作在讲话中指出,繁荣的文学创作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学评论,文学的高峰一定是作家、批评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召开此次座谈会既是对张晓敏老师《玉兰花开》的充分肯定和祝贺。也向更多的文学写作者、爱好者致敬。同时希望更多的写作者、评论者加入到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