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本期家长课堂。5月份小班的培养主题是“秩序”品格,今天我们的家长课堂题目是《不可不知的秩序感培养》。
一个在秩序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规则意识、独立意识、契约意识……这样的孩子在学习、社交等场合中,不仅有主动性,有安全感,还会有尊严,有诚信……是一个品质良好、人格健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该如何认识孩子的秩序感,如何提升孩子的秩序品格?今天的家长课堂,我们将带领各位家长跟随讲座一同来学习,了解秩序品格的含义、认识儿童敏感期以及实用的方法策略。
•通常意义上,秩序指事物或要素问和谐统一的状态,一般是通过时问或空问的形式来表现,具体表现形态有均衡、比例、对称、节奏、韵律等。
•描述秩序的词有有条不紊、有板有眼等,反面描述词有颠三倒四、没头没脑等。
•对于幼儿来说,秩序就是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稳定的生活环境中物品的有序摆放。那么如何更好的培养幼儿秩序的品格呢?我们小班组在本周五召开了品格家长课堂,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吧!👇
- 家长签到
- 互动小游戏
游戏中,有两处体现“秩序”:一是参与者遵守顺时、逆时的行走秩序;二是听到“捉泥鳅”时要反方向走。秩序是一切自然生命体存在的法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遵守规则、秩序,才能够井然有序。在家中,我们要全家共同培养孩子的秩序品格。
- 观看专家讲座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为孩子创建良好的有秩序感的环境,为孩子起到榜样做到,家长也要做到东西用完放回原处,家中保持整洁,提供给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
当幼儿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秩序的,他的外部秩序感得到满足,就会促进内部秩序感的发展,从而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秩序感。
反之,当幼儿所处的外部环境是无序的,他们的外部秩序感遭到破坏,同时也会破坏
幼儿内部的和谐,给幼儿带来不安全感,幼儿只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去对抗无秩序的环境,从而影响秩序感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问题探讨:您的孩子有过哪些“执拗”的表现呢?面对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您会如何处理呢?
- 互动交流
幼儿时期的孩子会经历多个敏感期的发展阶段,家长要了解孩子敏感期的特点并能够正确对待孩子的敏感期加以引导。
专家对于“秩序”品格的培养讲解相信家长们都非常有感触,也都非常赞同。因为“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我们的专家深入浅出且生动的讲解,再配上具体的方式方法,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与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起表率作用,尤其在公共场所中要懂得排队,遵守秩序。
- 分享感悟
- 本月品格教学计划
秩序敏感期是大部分小班幼儿正在经历的,他们对秩序有一种近乎于固执的 要求,无论是物品的摆放,前后的顺序,还是固定的座位,都有着自己的要求和记忆,因此这是培养秩序品格的最佳年龄段,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在本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围绕排队行为、物归原处行为和数字顺序三个重要方面创设环境、开展系列活动来全方位地培养孩子的秩序品格。具体措施包括:
1. 以 4 本品格绘本为导入,开展系列秩序品格集体教学活动。(主题绘本:《被挤烂的丸子店》;拓展绘本:《亨利的地图》、《首先有一个苹果》、《这是什么列队》)。
2. 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将运用排队儿歌、收纳标记、主题墙经验梳理等方法, 鼓励幼儿按顺序排队、物归原处。
3. 在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操作和摆弄物品,并按照一定的要求排序、比较, 或按照数字符号的顺序进行排列。
4. 开展本月秩序品格家长课堂,鼓励家长在生活场景中培养幼儿物归原处、 有序排队、遵守秩序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
今天我们探讨了有关秩序感的话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家长们都能够有所收获,回家后加以运用,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拥有良好秩序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要多给孩子讲关于秩序品格的绘本故事,帮助幼儿提升秩序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