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听见孩子一句“有人欺负我”的时候,顿时心慌意乱,我们不主张孩子霸道欺负他人,但也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不受欺负是一种基本的本领,也是一种信号,告诉其他孩子,不要轻易欺负“我”。
那么孩子在外被别人欺负了怎么办?有的家长担心自己无法有效安抚孩子的情绪,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不能独自处理这样的问题,也有家长思考,是否应该让孩子反击回去?
这确实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不反击,担心孩子变得懦弱,以后总受欺负;还手,担心孩子会习惯于靠暴力解决问题,蛮不讲理。
1.不刻意讨好任何人
心理学上说,每个人的行为背后必定会有一个动机,所以想要了解孩子为何总是讨好别人,首先要知道他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1、自卑(自我价值感低)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通常比较自卑,也就是自我价值感低。
这类孩子非常容易自我否定,别的小朋友一句无心的玩笑话,都会让他觉得自己被同伴嫌弃了。
所以,他会通过讨好别人,尽力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做一个“完美”的小孩。
2、过度考虑他人的感受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内心是比较敏感的,在他说话和做事之前,他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如果别人对他感到不满意,那么他便会非常苦恼,然后不断地思考: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
3、缺乏安全感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是缺乏安全感的,因此,他时刻担心自己被抛弃。
一个总是担心自己被抛弃的孩子,他能做的,只有尽力让大家喜欢自己,于是便产生了讨好的行为。
在他的认知里,讨好别人是一种“留住”别人的手段。
以上就是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基本上都具备的心理特征。
其实,这类孩子真的很让人心疼!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他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地付出和给予,时间长了,将会感到身心疲惫。
父母不要过分对孩子强调“乖巧、懂事”更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的话,否则它会打破孩子的安全感,会让孩子陷入因为“我要你喜欢我”而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我们要杜绝孩子在社交中形成讨好型人格,只需要两个条件:被需要感和双向付出感。随时给他关注,任何时候都要回应孩子的需求,始终让孩子觉得:我是被需要的。生活中的一些小错误,父母要少点责备,多点温柔和鼓励,让孩子觉得“即使我做错了,父母也是爱我的”。
只有当孩子有了父母的这一层“安全保护”,才会让他在人际交往中做自己。把尊重和对等融入教育中,让孩子明白:双向的付出才是有价值的交友。
2.学会尊重他人
首先是目标重设,在平等人格之上建立尊重。
70后、80后小时候在长辈面前自然地就会做出“尊重”的样子,有的人就特别害怕见到老师,这里面有很多成分是对权威的恐惧。其实,作为家长应该从自身思考,要求孩子尊重别人,是一种真正的尊重,还是要享受对孩子的“绝对统治权”?
现在时代改变了,家长们必须重设目标,建立平等人格基础上的尊重,以及不掺杂惧怕和疏离的尊重。当家长的教育掺杂了控制的欲望时,也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
第二,没有被尊重过的孩子,难以真正学会尊重。
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相比,受到家长控制和影响的程度更大,在人生的每个大小决定上,几乎都能看到家长“不能放开的手”,孩子缺少自己真正做决定的权力。家长习惯包揽一切,忽略如何去甄别哪些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哪些应该给孩子时间学习怎么做决定,哪些事情应该放手。
在每个孩子认知能力范围内能自主的小事,家长都应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做主,这就是对孩子能力的尊重。
第三,没有被同理过的孩子,难以真正学会尊重。
尊重意味着在意别人的感受,并愿意给予正面积极的对待。在意别人的感受,首先就要对别人的感受予以“同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重点在于能够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
当一个孩子总是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丝毫不懂得什么是尊重的时候,家长可能会说,“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任意插嘴”,或者是“再插嘴,再不尊重点儿,就挨罚了”。如果这样说,家长也并不是真正在尊重孩子。
总之,孩子们学习尊重并不能单纯从言辞说教中学会,而是要真正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意识到尊重他人的意义,并不断在现实场景中一遍遍有意无意地操练,才能真正学会尊重。这其中成人们的言传身教就非常重要。
3.不必太过计较
有一种孩子,很容易在学校发生冲突,而且总是不肯原谅别人。比如: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非要还手;同学借了他的铅笔,会念叨好几天,给朋友分享了好吃的好玩的,如果朋友没给他分享就要斤斤计较……
面对这些耿耿于怀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心中常常只有自己,不考虑别人。通俗来说就是“自私”,这样的孩子在交往中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英国数学家哈代说:不能宽恕他人,就是拆掉自己要过的桥。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海格力斯效应”的故事。海格力斯是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一天,他因为看到脚边的一个袋子很丑陋,就狠狠地踩了一脚,结果这只丑陋的袋子成倍地长大。
这下气坏了海格力斯,拿起棍子就砸,那只丑陋的袋子竟然把路都堵死了。这时一位圣人告诉海格力斯,这只丑陋的袋子叫做仇恨袋,你如果忽视它,它就会消失;你如果报复它,它就会加倍地报复你。
其实,在孩子的交友中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件小事就要耿耿于怀,那么他做错一件事也得不到别人的宽容。任何关系都是相互的。所以家长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学会用“包容”之心去处理事情。
犹太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生活中,父母也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学会给孩子改正的机会。父母在生活中包容孩子,做到宽容、等待、关心,孩子才会丢弃掉狭隘的心胸,宽容待人。
4.守住底线
远离那些让你变坏的朋友
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不因为别的原因,就因为相互扯后腿的缘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都说坏行为是会“传染”。
如果孩子身边接触的都是“耗能”的人,他就像一只螃蟹一样,用自身的不努力去“拖拽”着他们,影响着别人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5.学会说“不”
拒绝是一门学问,很多人却没有学会。“能借我点钱吗?最近手头有点紧,过两天还你。”“周末陪我去逛街吧,我想要买条裤子。”“你去吃饭吗?帮我带一份吧?”……
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很多人向你提出各种请求,你不想同意,因为:自己的手头也很拮据,之前借的钱都没还回来。这两周有个项目连着加班爆肝,周末只想休息。
你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吃饭,一会还有其他事情……可是尽管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最后还是不情愿的说了“好”。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集:隔壁邻居特别爱向刘梅家借东西,而且有借无还。妈妈刘梅有苦难言,想出各种办法躲避这家人,就是说不出明确的拒绝。最后是女儿夏雪站出来,直截了当地说不借。
后来妈妈夏梅和她讨论时,她说:“说‘不’本来就不需要理由,我有权利拒绝别人。”是啊,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别人,降低自己的标准。守好自己的底线,干脆果敢,该拒绝时就拒绝。
学会说“不”,接受拒绝,孩子的人生才会顺畅。想让孩子变得勇敢,学会拒绝,作为父母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底气”,做他坚强的后盾。
1.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拒绝别人请求的权力,愿意帮助别人固然好,但是拒绝别人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它只是在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不分对错。
2.学会拒绝的技巧。
让孩子明白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别人的权力,但是也应该具有共情能力,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拒绝别人是要讲究方法的。
拒绝别人时,要说出充分的理由,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不愿意帮他,只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或者给出其他方法,这样对方就不会产生被讨厌的感觉,也更能理解你。
3.学会接受别人的拒绝。
想要勇敢的说“不”,先学会勇敢的接受和理解别人的“不”。
忍受被拒绝这件事,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当有人提出一个请求时,他就应该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孩子早一天明白,便能早一天轻松自在的为自己而活。
社交学里面有一个定律:密友五次元理论。意思是:你拥有的财富和智慧,基本就是身边5个好友的平均值。这个理论用在孩子身上,大致也是如此。孩子的社交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未来。
父母是孩子未来的铺路人,就要为孩子铺好每一条路。告诫孩子:远离“贪图”你对他好的人,因为你会“错失”真心;尊重他比你好的人,也许有一天他就是你的楷模;
包容身边的朋友,他可能会在某一天成为为你宽容的那个人;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让别人的“怀”污染你;拒绝让你痛苦的人,为自己守住最大的价值。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