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探伤工,用脚步丈量铁路平安路

探伤 杨安静
创建于2023-04-30
阅读 5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钢轨探伤,就是用超声波脉冲反射查找钢轨内部病害,将有‘内伤’的钢轨及时换掉,避免发生行车事故。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查判断钢轨内部是否有缺陷、裂纹、夹杂等伤损,是防止钢轨折断的重要手段。”这个皮肤黝黑、个子不高却十分精干,一边操作探伤仪器一边向新工授课的小伙就是来自探伤车间的一名“90后”探伤工——杨飞,别看他十分年轻,可他已经是拥有十二年探伤经验的“老师傅”了。

4月19日上午7时40分,天刚蒙蒙亮,杨飞便与工友一同来到库尔勒三场进行天窗内钢轨探伤作业,今日气温骤降,天空下着小雨,他们推着重达三四十公斤的探伤仪行走在钢轨上,为了保证探伤作业的精准度,仪器推行必须保持平稳,慢走细看。推行过程中,探伤仪突然发出“嘀、嗒、嘀……”的声音,杨飞立即停下脚步仔细察看仪器波形图,并进行复核校对,波形图出现异常就推着探伤仪来回复探,探头在轨面上游走,仪器上波纹跳动,杨飞脑海中清晰浮现出以往伤损的波形图,并根据判定标准反复对比眼前波形,最终将该处判定为“无伤”。行走在空旷的铁路线上,寒风夹杂着雨丝吹打在杨飞的脸上,却丝毫不影响他探伤作业的标准和进度,稳健的步伐踏过每一根轨枕,笃定自信的眼神紧盯波形图,不放过任何一处异常。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钢轨探伤作业顺利结束,钢轨均处于良好状态。

杨飞之所以如此严谨细致,是因为在刚工作的第一年,他认为探伤工就是一天到晚推着探伤仪走走路而已,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种“吊儿郎当”的工作态度最终使他在一次探伤作业中出现错判,幸得工长及时发现,避免了严重后果,给刚入路不久的他上了“生动的一课”,同时也在他的心底烙上了深深印记。从那以后,他便暗下决心,定要学好用好探伤技术,绝不让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并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一丝不苟、求稳不求快。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场作业中,他不断研究总结伤损波形特点,最终摸索出自己的一套伤损判定办法。一次在南疆线作业时,探伤仪显示出一段可疑波形,作业人员误认为是螺孔不规则引起的回波,杨飞却坚持拆卸观察,结果发现第二螺栓孔至第三螺栓孔间有15毫米长的裂纹,及时防止了一起重大漏检事故。

两千多个日子里的勤学苦练,数千公里的探伤实作,经过多年的磨砺和淬炼,他不断积累探伤经验和技术,在2018年库尔勒工务段探伤工技术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钢轨探伤工技能竞赛第二名,也实现了零错探、零漏探、零误探的优异成绩。


不让一处伤损漏探,不让一名工友掉队,为帮助新职人员尽快掌握和使用新型数字化探伤仪,工余时间,杨飞与他们一起到练功场上,现场讲解设备原理,手把手实践教学,并对现场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钢轨孔裂、核伤、焊缝的检测规律。把每次现场作业发现的典型伤损波纹拍成照片。从作业现场回来后,他就一个人闷在办公室,对伤损波形进行整理分类,制作PPT、微视频等,将多种从未见过的钢轨伤损波形图整理成培训资料,他还围绕典型伤损波形数据、截图及解剖分析情况等分析总结伤损发生原因、规律,并利用弯轨器对典型伤损轨进行“掰轨”验证,提高职工对波形回放分析和独立判伤的能力。

工作中他是“顶梁柱”,生活中他是“笔杆子”,热爱写作的他已经在集团公司、新疆铁道等多处发表稿件,并获得2019年局级首席职工,2019年青年安全生产标兵。

作为青年职工的 “领头雁”,杨飞正以模范带头作用和严格的工作标准,带领身边的同龄人奋勇拼搏,以青春誓言践行着探伤工的使命和责任,共同守护好千里铁道线,为万千旅客的出行铺就平安路。


阅读 5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