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保证课题研究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地进行,切实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岑溪市南渡中心小学于2023年4月28日开展了2023年度岑溪市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小小巧手做竹编——“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探索与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课比赛活动。
第一节:黄欢梅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

黄老师一开始通过视频导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一颗快乐的心情去参加编织。黄老师先让学生认识准备好的材料,接着通过一挑一压等动作一步一步亲自示范完整的编织步骤,再引导学生摆好七根蔑片,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完整地实践操作。然后组织学生对自己劳动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带来的自信和成就感。最后让学生大胆分享成功的喜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进行了劳动最光荣,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情感教育。整节课教师点拨到位,指导有方,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也非常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深刻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真正的乐趣和意义。
第二节:黎烨烨老师执教的《美丽的蝴蝶》

竹芒编织《美丽的蝴蝶》是南渡中心小学中高年级校本课程学习内容,本课属于“学生动手”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做做、试试等方法表现学习编织作品,这是一次学习编织竹编作品并加以应用的完整体验,通过活动使学生培养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享受制作成功的愉悦。
本节课黎老师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黎老师在“大胆创作——编蝴蝶”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她强调学生注意作品的协调、制作的精美。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第三节:钟小连老师执教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钟老师首先用抓粉笔游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接着用抓红花片和蓝花片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实物,并能在谁比谁多几个、少几个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能从图上清楚地看出比较的结果,也有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的意识,最后学生能运用老师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本的练习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四节:刘鑫坚老师执教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刘老师运用微课引入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经历了“仔细观察、大胆猜想、举例验证、总结规律”这样的知识构成过程。教学中刘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全过程,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第五节:王彬松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王老师用卡通人物孙悟空和猪八戒选地块的小故事轻松导入课题,然后通过列表梳理不同长方形长、宽以及面积,积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存在的关系。根据学生们的发现,师生共同验证,进而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最后王老师运用微课视频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了再次梳理,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收获满满。
第六节:元思蘅老师执教的《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本节课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两位数加法口算和笔算,以及整十、整百数加法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在讲授新课前,元老师通过微课视频激活学生两位数加法笔算的经验,让学生通过迁移学会三位数加法的笔算,并感受自己学习的成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
评委评分


各位评委老师认真观看了每节课,并如实记录,进行评分。

合影留念

评委与课题组赛课教师们合影留念

评委与课题组成员教师们合影留念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课比赛活动,课题组成员们得到了快速成长。我们将这次研究课活动作为前进的风帆、努力的源泉,不忘初心,继续向前!
编辑:甘小玉
拍摄:课题组成员
校对:李坚
审核:陈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