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巍巍太行,走进洹水之滨。研学旅行第二天,白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的师生们来到了“文字之都”——安阳。
安阳人杰地灵,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它是甲骨文的故乡,是《周易》的发源地,更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
在这里,同学们踏入洹水公园,切身感受着殷商文化与自然风光的相互融合。在这里,学生们寻访中国文字博物馆,探求中国文字的奥秘,追溯着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入馆之前,同学们齐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声音坚定洪亮,诵读铿锵有力。一字一句,无不彰显着中国新时代学子勇拼搏,敢担当的少年意气。
步入馆内,顿时被浓厚的文字艺术感染。移步游览,更是被人类文明的进步折服。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和远古刻画的符号,到如今文字信息技术的展示;从“一片甲骨惊天下”到“字里乾坤”的专题展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字几千年的文明发展。
中国文字文化博大精深,也正是因为有了文字,我们能够通过历史典籍来了解并铭记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他们或是为了保家卫国,不畏牺牲,视死如归;他们或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礼贤下士,广纳贤才;亦或是无奈被囚,却潜心著作,为世人留下一部国学经典……
午后,我们辗转来到“宋岳忠武王庙”,来感受南宋名将岳飞的尽忠报国的热情。
入庙之前,学生们怀着豪情壮志朗诵岳飞名篇《满江红》。声音穿过人群,穿透墙壁,在庙中回荡飘扬。
来到岳飞纪念馆前,同学们体验了少年郎拉弓射箭的意气风发,目睹了岳家拳步步生风的矫健威武。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进入馆内,同学们驻足岳飞像前,再次齐诵《满江红》,并虔诚的祭拜着这位爱国名将。
转身进入城门,我们便走进了岳飞的青史人生。同学们时而席地而坐,时而紧跟讲解员,经历着岳飞的气壮山河与壮志未酬。
从他少时习射,青年从军报国,收复河山,同学们不断被岳飞的爱国情怀所震撼,更是被岳母刺下的“尽忠报国”所感染。这样赤胆忠心的名将怎能不让人崇敬?可似乎“天妒英才”,在遭受了诬陷的岳飞被迫入狱,含冤而死,这样的千古奇冤又怎能不令人气愤?
岳飞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短短的三十余载写尽了他的悲欢离合;这也是他让人时刻铭记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对母亲许下的诺言,彰显了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同样值得我们牢记的还有留下国学经典《周易》的周文王。随后,我们便步入了周文王“充满奥秘的世界”。
“渭水访贤”、“初识八卦”、“勇闯八卦阵”、“祭拜周文王”、诵读“周易八卦赋”,这些种种无不让学生们体会到周易文化的博大精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研学旅行虽已结束,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诵读与誓言似乎还回荡在耳畔。愿我们保持着研学时的热爱,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品质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