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研虽无涯,探索亦有道。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县数学教研会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我校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4月28日下午,县进修学校刘福谦校长亲自带队,王晓华校长、小教部安然主任、数学教研员常玉春主任、刘海英主任莅临我校,对数学教学进行了追踪指导。细雨蒙蒙,挡不住我们数学教研课堂的火热。
第一节课是由吴立冰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本节课吴老师以“兔子兄妹因为粉刷墙壁面积的大小而争吵”为情境主线,引导学生想去帮助他们,从而愿意主动去探究“到底谁粉刷的墙壁面积大”的问题,导出长方形的面积的主题。
吴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填一填的方式发现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尝试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通过验证,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类比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最后解决兔子兄妹的争吵,完成整节课的学习。在课堂中,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课是由杜丽玲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下册《买文具》。本节课重点是在学习了小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算理。教学时,杜老师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切入点,通过学生的购物体验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关注,创设文具商店一角这一情景让学生更形象的从学习中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知识。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课堂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节课是由梁光洁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梁老师注重知识前后沟通关系,精心设计复习题,为新课学习充分铺垫。教学过程中,梁老师通过找关键句、单位“1”、说等量关系式和画图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评课环节中,常主任首先对三位出课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此次教研,看到大家能够快速将此前数学片区教研会议精神落实并学以致用,课堂结构有了很大进步。接着,常主任分别对三节课进行了仔细详尽的指导,大到课标把握、教参参考、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小到教学设计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常主任精辟的点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给了老师们莫大的鼓舞,也让教师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最后,关书记代表全校教师对师校领导的光临指导再次表示感谢。几位教师之所以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关键在于师校领导的支持与常主任、刘主任的专业指导,以及县里组织的教研活动。关书记也希望数学老师们能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谨记几位领导接地气的专业指导,真正去学,去悟,去实践。也相信,第七小学的数学课犹如雨后春笋,快速生长,并将呈现出勃勃生机!
有反思才有进步,研讨结束后,三位老师结合课堂效果的反馈和教研员们的建议,对本课进行了全面的课后反思。
吴立冰老师: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不足:
1、板书不够及时,没能让其作用最大化。
2、在感知“长方形面积就是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以及“长方形的长和宽为什么和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这两部分引导得不到位,探究得不到位,有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表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3、在正方形公式的推导上,时间略短,显得不够重视,其实两个公式同样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研读课标,深挖教材,争取不断进步。
杜丽玲老师:串二问题的面积模型这部分讲解不够透彻,需要加深加细;另外板书内容过于简单,没有体现重点过程;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尽量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发言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此外,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所以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不够,不能很好的处理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梁光洁老师: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会判断单位1,写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是学生在找等量关系上有困难,应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在画图时,可以让学生在黑板演,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去解方程,解方程,在数学教学中做到数形结合。小组探究时间过长,应及时掌控时间,深入小组,了解每个组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适时进行引导,突破重难点。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掌握教师专业成的“技”与“道”,才能留下一路沁脾的芬芳。此次师校领导对我校数学教学进行的追踪指导活动,让老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目标,新的方向。我校也将努力把教学教研工作抓紧、抓实、抓细,从点点滴滴中求得进步,不断在学习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多反思,多总结。我们坚信,在师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与专业而智慧的引领下,定会促成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磨砺出最美的课堂,最终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