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题目,不是因为我知道历史,而是因为我不知道历史。
我不知道历史不是我的错,是因为我上学时没学过历史。
小时候知道的历史就是万恶的旧社会,印象中那是一个十分遥远昏暗的时代,天上好像不出太阳,基本上是阴天。暗无天日的土地上生活着两种人,一种是贫下中农,另一种是狗地主,前者是好人,后者是坏人。
再远一点好像是一群穿长衫马褂,不管男女都长发飘飘,黑头白脸的人,也分为两种。一种动不动就甩袖子,吊嗓子,说话和现在都不是一个味。这种人语文成绩普遍较好,成天吟诗作赋,顺带勾引良家妇女。另一种终身以舞刀弄棒为己任,热衷于拜把子结兄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打架斗殴蔚然成风。
后来,读了几年书后,比较有学问了,知道中国最早的人其实是一群叫什么“子”的人,这些人文化程度很高,许多学术成果世人一般不能理解,害得大家很早便为他们那些东西犯愁,一路纠结到现在。当然,同时也养活了许多估摸着琢磨他们的文化人。
在这些“子”中最出名的是一个叫“孔子”的人,据说这位老先生是一位老师,能吃能喝很有学问,还爱著书立说,线上线下诲人不倦。
可惜的是孔老师的学问太过高深,根本不考虑教育受众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一部《论语》,孔老先生口干舌燥地教诲了那么多东西,我一句都听不懂。偏偏对那句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十分感兴趣。
束修,十余条腊肉也。孔老师的意思就是:“只要自愿拿十余条腊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他的。”
一条腊肉有5斤吧,十条腊肉50斤,他老先生据说有弟子3000千,加起来共收腊肉15万斤,以每斤腊肉50元计,15万斤腊肉价值750万元。
哦,买糕的!孔老师发大了!
看看,这就是没文化的吃货本质,一不小心,狐狸的尾巴就露得老长。
据说孔老师还比较好事,经常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组织他的学生一起出国旅游,顺便推销他的学术成果。孔老师为了帮助别国构建和谐社会,不远万里,周游世界。一个中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别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但是没过多久又听说孔子其实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叫什么鲁国的人,于是心里郁闷了很久。
说真话,我对这些“子”历来很糊涂,不光是听不懂他们 “曰”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话,还搞不清楚他们名字。
李耳,李聃、老聃,老季聃、老莱子、伯阳、老阳子、熊襄老、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听着好像浩浩荡荡的开来了一队圣人和神仙,后来搞清楚了,其实就一个人——老子。
还有那个"后圣"荀子,你荀况、荀卿、荀卿子、孙况、孙卿、孙卿子、孙子……的,你这是想化整为零、分散潜藏啊?整这么一大堆名字。
说到“孙子”,最让人抓狂的还有另一位 “ 孙子 ” 。据说此人文韬武略、智谋过人,闲着没事便和别人掐架,谁也打不过他。但他究竟是谁?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孙书,还是孙膑?抑或孙策、孙坚,孙权?好像都八九不离十。当然,孙悟空,孙思邈,孙红雷,孙俪……等等也不是没有可能。唯一能排除的只有我自己,尽管我奶奶和我外婆也叫我是 “ 孙子 ” ,但我知道自己不是,因为我很有自知之明,我没那么大能耐,我太了解我自己了。
总之这些“子”把我纠结了这么多年,想来真的很郁闷。
算了,说起这些事就情绪激动,暂时到这里,等抽空读一下《唐诗三百首》,让心情平静下来再说,据说那东西看了让人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