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来了,终于回来了!端溪里的一块黑色流坑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出国旅游的一天,更想不到这一溜达就过了两年。
那是某年风和日丽的一天,师傅早起上山,沿着溪流遛弯,不知不觉走到深处,轻风拂翠叶,碧水滑流石,听着鸟鸣,心情大好,忽见溪流中一黑石甚是突兀,遂捡起端详,其石聚黑,形状饱满,抚摸即能感觉到其细腻度,绝对是制作砚台的好材料,走,跟我回家。
上下平整后,望着黝黑平面,师傅突然想起小时候见过官至两广巡检的太祖陈之桢所绘兰花国画,何不将兰刻于石中呢?说干就干。
兰,纤细柔弱,疏朗淡雅,据霜独立,迎寒自放,“兰花素雅高洁,坚贞自抱为历代所称颂,花既有斯品格,做人亦应如此”,此砚就起名《无求》吧。
应北京某砚协会邀请,想借用几方师傅的砚至国外展览,看着手边的“无求”,那你就去转转吧。就这样《无求》带着新生的温度,带着它的使命,带着中国印记,携着兰花的优雅,砚夫的明志,飘洋过海到了某国的国家博物馆,尽显大国威仪与民族气节,优秀!
《无求》的优秀不仅彰显在海外,还深深触动了某位砚友的心,一日,电话至师傅,在表达万分愧疚的同时告诉师傅在回国途中不小心把《无求》弄丢了,并愿意无条件赔付,请师傅开价,师傅思踱片刻,轻轻的回复道“让它回来吧……”。
一月,两月,半年,一年,两年,《无求》的命运就这样拉扯着,纠缠着,对抗着。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这是个大喜的日子,《无求》终于回到了师傅身边。
“心迹双清”,师傅不仅用作品表达着自我,更用行动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意义,《无求》是幸运的,师傅既是它的制作人,它也用自己的命运见证了师傅兰一样的品质。《家语》中对兰花有段描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这就是兰的品质,这就是根植于血脉中的传承,这就是砚夫陈洪新和他的《无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