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粼粼,廊桥远影,西山碧野,误入古樟林深处,原谅多情的打扰——湖坊采风行记

槿泓
创建于2023-04-28
阅读 2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4月22日,三清媚采风团来到铅山县湖坊镇采风。

第一站,就来看我们心心念念的澄波桥。多好听的名字,一听就喜欢。碧波澄澈,虹桥飞架,就是桥应该有的样子。还应该有在桥上看风景的女子,和在桥边的小楼里看女子和风景的人。

澄波,是位僧人的法号。两个字都关于水。五行之中,最和佛家契合的应该是水吧。“心是明镜台”,这“明镜台”,何尝不是一泓风雨不惊,从不虚张声势,静静地倒影着一切来来往往的世俗和红尘的小池。你愿,就在我面前驻足,看上一看自己的模样,在我静坐的钵前,留下些财物供我维继我平凡的生命。你不愿,就做个匆匆过客,我也不留你,也不怨你,只将手中的念珠缓缓拨动一格,依旧念着我的佛心,为众生,为善意,心无旁骛,就像不曾有人路过。

这座桥历经一千五百年的风雨而屹立不倒,为省内最古廊桥,固然有当时先进的设计元素的加持,但引人遐想的是,这其中是否缘于有澄澈的灵魂的灌注,才能够超越大自然的暴虐,喜怒无常,风云雷电,凡此种种。唯有灵性,可以得到永恒的一眼“横波目”,从而在万物皆有寿命和极限的凡尘之间留下让时间不得不颔首让步的存在。

这让人想起了秦始皇。他为求长生,得知灭自己的是“胡”,却不知这“胡”,不是北方少数民族,而是自己的儿子。他会错了天意,修建万里长城,滥用民力,导致民怨沸腾,加速奔向冥冥中设定的短暂命运。

在沙场上,军事攻伐上,谋略上,他有着旷世奇才,南征北战,骁勇无敌,终究在短短数十年时间将天下收入囊中。一统天下后种种整合举措也堪称精准,颇具远见。用普通人的半生时间把偌大的中国由混战而合为一体,开创了新纪元,他却有始无终,不得善终。在南下求长生的途中病死,尸身腐臭,都不能如寻常人一般入殓。

名字,是否就预示着这个人的一生?特别是自己为自己取的。秦始皇,为自己取名“始”皇帝,给自己抽了一张有“始”无“终”的签。有时候命运真的很调皮,爱捉弄人。人越想得到的,他偏不给你,而当你不想要了,他就塞你个满怀。

比如苏东坡,因“乌台诗”案一路被贬,从帝都被贬到岭南最蛮荒之地。但是他看得很开。说他不在意政治,他每到一处,都为当地百姓造福,修坝治水,没有懈怠,深得民心。说他在意政治,一次又一次的贬谪,换做是其他人,早就心灰意冷,归隐山林,遁世而去,或者是力争上游,为改变自己的仕途而去使用各种政治手段。而他做完自己该做的事,就该吃吃,该赏风景,就赏风景。仕途的打击没有让他作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有半点受到影响。依旧豪放,依旧妙笔生花。

他如何在两种身份中切换的?只能感叹他的精神力量太强大。身为臣子,他的命运不受自己掌控。但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掌控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华夏文坛上留下了清新的一笔。这种独立的人格,风雨不侵的精神世界,不值得人们景仰吗?即使放在现代化的今天,也是有意义的。

澄波桥在修缮之中,我们仅仅能远观。政府要在桥的两侧修建水坝,可以保护桥。有现代科技和力量的保护,澄波桥作为一种象征,作为历史的见证,一定可以长久地存在下去。希望今后的人们也能一睹它的风采,被它屹立千年的故事所打动。

随后我们来到了西山村。这里有一片古樟林,说是“林”,古樟的数目倒也不多,但是因为是六百年的樟树,有的几乎可以独木成林,不要说十几棵密集地聚在一起。

在这里,绿茵满地,与遮天的碧树,像扇贝一样把天地浓缩在一个“异度空间”里。这里聚居着有六百年历史的樟树林。树边是一座小山,据说因为当年有老虎出没,取名“金虎岭”。

树旁,山环抱着一个池塘,是种了红芽芋的。如果是夏天来的话,会有一池的婷婷的芋叶,暖风吹过,泛起绿波,会有“接天莲叶”的意境。池边有供人休憩和观赏的小亭,亭子的柱子上刻着改编自王维的诗的对联。亭中有口井水,可以直接饮用。亭子一旁的小池塘里,十几尾锦鲤游得欢快。

小桥配流水,小亭应该配小池。前者可以感受流水的凉风,后者可以遮蔽烈日的灼晒,让眼睛在一汪澄澈里得到舒缓和放松,让滚滚风尘中一路追赶到干涩的喉咙有甘甜的井水的滋润。对于旅人来说,这是最体贴的关照,而且是免费的。免费,有时可以博得无价的感动。而万金,不一定买得到幸福。情感就是那么古怪,她和物质,相爱相杀着,纠缠着,说不清,道不明。于是,幸福的模样有了千万种,不幸,也一样。

这些樟树,有六百年的历史,就这样静默着,在西山每日的落日里,看一天天的终结。他们应该是有记忆的,不然他们的身体里不会用年轮来记录,那年轮不会是那么不规则的曲线。

那一弯曲折,也许是一场暴风雨,他和他的族人们,一起扛过了那场风暴,那个难熬的夜,那场嫉妒他们的年岁而想拔掉他们的根的风,那些想毁掉他们吸收阳光雨露的枝丫和树叶的密集的豆大的雨点,那个月亮为他们垂泪的晚上。

幸而,风雨之后,太阳依旧升起,他们依旧挺拔,他们又送走一场无限好的夕阳,年轮又长了那么短短的一寸,作为对风雨之后的平静的纪念。

就这样,年复一年,他们团结,他们坚强,他们拼命地在地底下延伸根脉,互相鼓劲。终究,岁月败给了他们。至少过去这六百年这一局与时光的对弈,他们赢了。他们以自己的雄姿挺拔,无声地为自己的胜利喝彩。存在证明了一切,不需要言语,只需要享受周遭往来的只有百年寿命的凡人们仰慕的目光。

当年李清照对闯入“藕花深处”的抱歉,在我的心中漾起。默默致歉,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相逢何必曾相识”,与这片古樟,却像相识已久,想起来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童年也是在大山里度过,在还未能够长记性的年纪。之后曾不顾一切地奔赴那霓虹闪烁处,却满身风雨地归来,明白了自己的渺小,明白了人生的诡谲,在见识过命运的惊雷之后,萌生着回归无声之处栖息的念想。古樟树,我愿意向你们述说,因为风雨是你们的常客,日落是你们永不落幕的风景。

日落又如何,如果可以日复一日,循环往复,这是永恒向你们展示他的侧影,何其之幸。

望见澄波桥的远影,被西山的樟树拥抱,此次湖坊之行,感受良多。在百度里搜不到的,需要用眼睛来看,用心来感觉。湖坊,也许在到这里的每个人的心中,都不一样。我心中的,是这样的,您的呢?

(部分图片为引用三清媚会员照片及网络)

阅读 2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