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安全篇
六句顺口溜:
1. 注意乘车安全,按顺序排队;不要把手伸出窗外,握紧你的手,不要忘记。
2. 乘车系好安全带,安全出行;站得稳坐得好,紧急刹车的危险不大。
3. 走出家门,走在路边,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过马路,仔细看,确定可以安全通过;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信号应该清晰。
4. 隔离护栏不爬,意外受伤;在站台上等着,不要骑到车道上。
5. 骑车上路别着急,争超抢道不安全。
6. 遵守交通信号,遵守交通标志,遵守交通标线。
二、防火逃生篇
最高宗旨: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最高原则:尊重生命,避免人员伤亡。
【1】防火注意事项:
1、校园内、班级中不要堆放易燃物品,如杂物、纸张等。
2、使用安全的电器设备,避免易燃易爆物品接触电器。
3、禁止在校园中使用明火、乱丢烟头。
4、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电线路。
【2】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1.ABC干粉灭火器
2.泡沫灭火器
3.干粉灭火器
4.卤代烷灭火器
5.二氧化碳灭火器
6.酸碱灭火器
【3】火灾中正确逃生方法
1、逃生时靠“右侧”,避免与救火人员相撞。
2、逃生时采用“弯腰、低头、半蹲” 式逃生,同时用手或湿毛巾捂住嘴和鼻,避免吸入浓烟。
3、逃生时根据“安全出口指示灯”指示方向逃生。
【4】火灾逃生注意事项
火灾发生时,切记
(1)沉着稳定,不要拥挤推搡
(2)禁止使用电梯(除消防电梯)
(3)尽量避免门窗都打开
( 4 )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三、防范踩踏篇
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拥挤是突发事件,同学们难免遇到,当我们遇到拥挤情形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谨防因为突发的拥挤致使人身伤害发生。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下楼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四、预防溺水篇
【1】防溺水做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2】溺水防护8要点:
1.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 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五、防校园欺凌篇
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现象。
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愈发严重,之前看到过一些新闻: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孩子被同学逼着在厕所吃大便、女生被同舍友逼着下跪、自扇耳光……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人们都很痛心,同时也为孩子的校园生活担忧,我们终究无法时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如果有一天,孩子的校园里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我们如何避免让孩子遇到?万一孩子遇到了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作为施暴者家长,该怎么办呢?
1.家长要认真对待,因为一次纵容可能会给孩子错误的导向,让孩子认识不到校园暴力的严重性。
2.积极了解情况,而非否认、推脱责任,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情况,分析原因,跟学校、对方和孩子沟通。
3.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自己的错误。
4.及时道歉。第一时间给对方道歉,赢得当事人的宽容和谅解。
5.积极补救,拿出真诚态度尽量弥补孩子的过失。
很多家长对未成年人犯罪有误解,认为孩子还小,犯罪也会受到惩罚。国家规定只要满14周岁,就可以负刑事责任了,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摆正了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之后,家长还要学会提前防范。
作为受害者的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1.要慎重思考公开范围,如果大范围公开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但如果所在地方不公开就得不到公平,可以选择公开,借助舆论大导向去扩大影响范围,达到推进事件进展的目的。
2.不要盲目找心理医生,家长才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因为每多问一遍,孩子就会再次经历一遍伤害。
3.孩子受伤之后,多数会选择在家休养,但是什么时候回去,怎么让孩子坦然面对需要考虑。如果问题不大,最好让孩子尽快回学校,时间越短,负面影响越少,但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勉强,必要时,可以选择转学。
4.关于对方,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的第一反应是索要各种费用,但只是给家长减轻了负担,孩子感受不到,所以,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赔礼道歉,给孩子一个交代和说法。如果二者不可兼容,就选第二个。
5.危机处理。这次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所以家长还要学会危机处理,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电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赎》,让孩子要重新拥抱希望。
六、预防诈骗篇
一、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电信诈骗的特点,分清真假,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接受来电或发来短信的信息,不要轻信网上虚假信息,不要接受任何不明来源的礼品。
二、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加强安全意识,切勿轻信网络电话、短信、邮件等电信诈骗,不要轻易接受来电或发来短信的信息。(防诈预警电话96110)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观看!
肇州县永乐中学
202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