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依稀记得上学期做了一块二十四节气“小雪”的展板。老师们将孩子们的表征、作品做成了一个课程故事放在展板上,正在思考如何给展板定个标题时,陈雨洛说:“老师你看,我写的这两个字是不是“小雪”,雪上边的部分正好跟我名字中的雨是一样的。”闻声而来的小朋友纷纷表示:我也会,老师你把字写在纸上,我也能写出来。对于汉字的兴趣已经慢慢的在中二班的教室中萌芽。。。
上周的某一天,宋辰轩想在自己的作品上写名字,便问:“老师,宋辰轩三个字应该怎样写?”
孩子们离园后老师思考着一个问题,如果他们对自己的名字感兴趣,我们何不在教师的某个角落写满幼儿的名字供他们参考呢?于是我们便在阅读区的隔壁放置了一张桌子、几支笔、两个图画本和每一个孩子的姓名卡片。孩子们看到后有的说:我看到我的名字了;有的说:我已经会写一半了,那一半还不会;有的说:这是我的好朋友的名字。一次关于自己的名字的故事悄悄展开~
仅仅是写名字已经满足不了求知的幼儿,他们的表征、作品都开始自己写名字,再后来,连日期也都自己写好。一个个歪歪扭扭的“汉字”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兴趣”的种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中班幼儿能单独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每天中午午餐前老师都会给幼儿讲绘本,已有了很长的阅读经验的他们,能否自己讲述一个故事呢?
周一的晨谈我们便说到:周二起中午讲故事的时间交给小朋友们,成立一个故事大赛,可以拿起自己最爱的一本书讲述给小朋友们听,让孩子成为孩子们的老师。他们拍着胸脯说可以,老师也不确定“故事大赛”能开展到什么程度。孩子们用行动告诉老师是我们多虑了,商宇默为大家讲述了“大灰狼和小白兔”的经典故事,陈雨洛为大家讲了有趣的《纸袋公主》的故事,朱嘉欣为大家讲了优美的《迎春花开了》,宋辰轩讲述着自己带来的《奇妙的科学》中动植物如何保护自己。有限的故事时间小朋友们意犹未尽,未来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午,每个人都可以把教室当做舞台,去讲述自己最爱的故事。。。
为了能够给大家讲述故事,平时冷清的阅读区也充满了小朋友的身影,他们都在寻找一本最爱的书讲给自己的好朋友听。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中班幼儿有能力感知物体的颜色、大小、长短、并进行排列组合。
我们将不同质量、大小的物体摆在数学区,他们利用天平衡量着各种物品重量的差异,直接感知各类物品之间的重量规律。
蚕宝宝的出现使自然角热闹了起来,他们时不时的去看望蚕宝宝,拿着尺子量着他们的长短,焦急的问:什么时候才能长到3cm呀!咋还没变成五龄蚕呢!我们总是回答:等等看。他们有一天会惊喜的发现蚕宝宝长大了,就如同老师也惊喜的发现他们认识了厘米,了解了蚕的生长规律。
最好的“教”是围绕孩子当下的兴趣,激发孩子探究的热情;最好的“学”是怀有一颗好奇的心,去思考、去探究、去分享、去互动。如果我们相信孩子:自己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我们就更愿意去倾听、去支持、去启发;如果我们愿意成全孩子:自己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我们就能看见更多独立成长着的个体。当我们的观念转变之时,就是我们跨过起跑线,一步步的向理想的教育迈进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