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研”,师之惰

屏山小学
创建于2023-04-27
阅读 5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屏山小学数学学科周历教研活动

  

      四月的风,轻轻的吹,吹开春的心扉;我们用数学的逻辑,触摸风的柔软。

      教不研,师之惰,研不教,师之过。在教学中,应该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各年级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屏山小学教务处借周历教研活动组织我校去年获得县级骨干教师称号的张映隆老师进行磨课,上课,评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四年级组组织承办。

      在筹备阶段,张映隆老师在四11班讲课,四年级组数学老师进行了一轮的听课,磨课,共同讨论,接着张老师在学校录播室给全校数学教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绝伦的数学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第1课时《平移》。

     


      张老师先引入平移的概念,接着出示了一幅绝美绝伦的湖上渔鹰打鱼图,随着小船的移动,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提出探究的问题:船尾和船头的渔鹰,谁移动的距离远?随着学生们纷纷举手讨论,老师再把这个问题抽象到方格纸上,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建模,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引出对应点,平移之后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点之间的平移距离就是整体平移的距离,反映了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思维,张老师的本节课非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他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旁边指导,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对于难点的突破,张老师做的很好,他让学生先从点再到线段,然后到三角形,四边形、其他图形,由易到难的过程方式,进行着有序的教学,完成了教学目标。张老师用边讲边练的方式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也有培养。对于学生在移动几格方面容易产生错误,张老师让学生先主动尝试,再引导学手进行观察,讨论,在思辩与交流之中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在评课阶段,张老师首先进行了反思,总结自己在讲课之中的不足之处,图形平移后新图形大小形状不变这一内容没有重点强调,与学生互动稍微少了一点。

       接着,各位教师对于本节课也进行了点评,平移这一数学知识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中对“平移”有了初步的解,本节课主要是在此基础上的探究如何判断图形的平移方向和距;在初中阶段给出的定义是: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前后,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水平,可以是任何方向。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在高中阶段,平移又与向量运算有关系。

       在这一系列的知识联系变化之中,我们要教给四年学生的是什么?怎么把握住重难点?各位教师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我们参考了《数学新课标》和《教师用书》中对“平移”的解释,认识到新课标的要求是能够识别和简单画出图形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能借助方格纸,了解图形平移的变化特征-----平移前后,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变;能对给定的简单图形,用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并找出设计图案与简单图形的关系。

      对于平移后图形的画出,可以利用找各个关键对应点画出,也可以画出一个平移后的对应点,利用平移后物体的形状大小不改变来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本节课授课逻辑清晰,在学生的讨论中讲清基本概念,把握住重难点,层层递进,练习由易到难。

      经过本次教研活动,各位数学老师对于平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把握住了平移这一教学知识的重难点,易错点,每个老师都有很大的收获。

阅读 5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