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姑苏——殷勤且问春归处,园林之外是家园。

小 麦
创建于2023-04-27
阅读 2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先分享一个挺实用的做攻略小方法,把你所有搜集来的地址在地图上星标出来(也就是收藏,显示为小星星),再根据这个订合适的酒店和行程路线。

不过我还是习惯于另外手写一份行程单。

摊开地图,手写一份行程,这也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可能熟悉的字迹在陌生的异乡能带来踏实感,从装进背包的崭新到返回家中的磨角,游历一圈的行程单也会装满故事。

有一次收拾东西,我甚至翻出十几年前婺源的行程单,回忆起在各类旅行平台还不发达的那时,我怎样挑灯夜战地从婺源县城把一个个古村落用乡村小巴串联起来,嘴角忍不住上扬。

所以,那些你已经淡忘的记忆总有老物件替你记着。

言归正传。

到一个城市,我很喜欢去博物馆走一走,那是快速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地方。

苏州博物馆可提前从公号上预约,注意一定要按照预约时间刷身份证进入,否则进不去。另外公号里有语音讲解,也可以现场租讲解器。

苏博(新馆)集展馆、古建、园林于一身,是祖籍苏州的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设计佳作。

它的格调是以粉白打底,黑灰涂边,处处充满几何形状的元素。

抬头是几何图形组成的屋顶,捕捉光线,活泼而跃动;旁观是几何图形的窗户,自成画框,框住四季风光。

苏博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大厅、东廊和西廊。

大厅里最引睛的是落地窗外的“片石假山”,来自于山东的泰山石被切割成片,镶嵌在白墙之上,再借用拙政园的古树,构成一幅灵动的泼墨山水画卷。

西廊是主要的展区,合理的布局让有限的空间包罗万象,紧凑却不局促。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镇馆之宝——真珠舍利宝幢,里面装着9颗舍利子,是北宋真宗时期的文物,据说价值50个亿,据说是1978年三个小学生爬到寺庙塔里掏鸟蛋意外发现的。

所以,熊孩子并不全是祸害。

苏博不大,慢慢走两个小时也够了(当然喜欢研究文物的除外)。

但怎么说呢,苏博让我没想到的是,尽管它长的像个博物馆,但它的氛围像个集市,即便是非假期非旺季,也是人头攒动,很多人穿着中式服装,或汉服或旗袍,忙着到此打卡。

但不管怎样,在苏博,我看到了苏州的气质——它既旧又新,既小又大。

离苏博不远就是拙政园和狮子林,二者均位居“苏州四大园林”之列,网上都有详细介绍。仅提醒一下,最好提前在“苏州园林官微”购票并按预约时间入园。

拙政园几乎没有淡旺季,一年四季人潮拥挤。

我去狮子林走了走,很小,主打假山怪石,在园中心有座假山迷宫,按五行八卦方式堆放,有21个出口,不迷路都难。

据说乾隆走过之后念念不忘,回去就在避暑山庄也仿造了一座狮子林。


出来狮子林,地铁+公交用时2.5h我抵达了东山岛。

这个郊区小岛位于苏州吴中区,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也是洞庭碧螺春的产地。

到达时已经6点多,本打算休息一下下楼吃点饭,结果睡着,一觉醒来夜里10点多了,干脆洗漱睡觉,又一觉到天亮。

神清气爽,因为,苏州之行我最期待的部分来了——我背包里一半的行李都是徒步装备——这恐怕也会成为未来我的常态化旅行形态。

以前到一个地方是搜热门搜打卡,现在到一个地方是搜轨迹搜路网。

也不是说有多狂热,但如果可以,我还是愿意选择用徒步的方式去看最真实自然的风景。

那样的行走里面有慢慢放下的防备,有慢慢滋生的勇气,也有慢慢和灵魂同频的步履。

鉴于对自己受伤的腿脚还不太有信心,所以选了一条低强度的徒步路线。

但是,

这条路线成为我苏州之旅最亮的点。

走在驴道上,一路很少见到人,一边是太湖湖风吹拂,一边是茶园漫山碧绿,我不着急赶路,慢慢走慢慢欣赏慢慢喜欢上这样的苏州这样的江南。

走着走着走进一片茶园,停下来跟一位正在采茶的大姐聊了起来,大姐很健谈,跟我讲了很多茶知识,同时手下一点不闲着。

她说她们这里主产碧螺春还有枇杷,很多茶树已经百年,自己管理自己采摘自己炒制,每年的采茶期大概40多天,今年是从3.8开始。

明前茶贵,所以很多茶农就会抓住清明前的黄金期,夜里三点多就起床戴着头灯采茶,到下午一点多结束,再回家摘拣、炒制,趁着价格高抓紧生产变现。

除了采茶,茶园的管理也很忙,每年要修剪枝条、打药、灌溉,大姐说很辛苦的。

我问她现在的年轻人也做吗,她说也有一部分,比如她女婿就在做着农副产品销售,主打茶叶。

作为回聊,我也跟大姐讲了讲山东,我说这个季节我们那里是收核桃板栗花椒等,核桃也很难弄,外皮要打掉,花椒可难摘了,扎手的很。

其实聊这个聊的我很没底,我对农事实在是很无知,但总要借机展示一下我山东的风情,感觉义不容辞。

大姐倒还挺有兴致,说核桃也很贵吧,20多一斤呢。

将收成换算成价格这大概就是农民最朴实的第一念头。

大姐包裹的很严实,我也包裹的很严实,相同的是我们头顶的太阳,不同的是,他们的脚下是生活,我的脚下是他们的生活。

继续走,遇到一位大哥,提着他的茶篮,篮子里是一个装满茶水的大杯子。

大哥瞅了我一眼,问“爬山呢?”

大概因为我手里的登山杖,也大概因为他见多了这条路上的徒步者,

我说是的,他说去哪,我说陆巷村,

他指了指右上方,说“不对的,你要从那边走有条道直接就到了”

我说我想先走24湾,他说哦哦那就对了,还对我竖起大拇指,说你一个人真棒。

不知为啥,在漫山遍野的茶园和枇杷树中,被这样简单的夸奖,我竟然有些感动。

我说你来采茶吗,他说是的,我看了下时间十一点半。

大哥继续不急不慢地走着,毕竟采茶已经接近了尾声,经历过争分都秒的忙碌,这样的安闲也是对自己的犒劳吧。

而我接下来的路正好是穿过他们的村庄,从茶园到村庄,仿佛看到了他们收成的去处,也是他们辛苦的意义。

一座座江南特色的小洋楼,白墙黛瓦的亭台楼榭,每天被鸡鸣 鸟叫 茶香 湖风环绕,这不就是许多人想要的田园吗。

这样的小车穿梭在茶园和家园之间,载着他们的希望。

这样的汽车穿梭在故乡和远方之间,载着他们的梦想。

说到24湾,其实是很短的一段路,弯弯曲曲拐了24下,每个转弯都有标志,这样的迂回让爬山多了点乐趣,让拔高显得不那么陡峭。

但奇怪的是我没有看到第一湾,还特意又折回去找了找,也没找到。

12km的路线,终点是陆巷村,可能对它期望太高,真正步入之后有点失望。

古村的核心部分被打造成了收费景区,溜溜达达一个小时也就走完,无非就是那些惯常的古镇造法,旗帜、灯笼、水、船、小吃,做旧的灰色调,做不旧的商业气。

其实最美的风景还是在来的路上,穿过茶园穿过枇杷林,感染着农户的喜悦,怀揣着新鲜的感觉,远远望见古村,一片白墙黛瓦嵌在绿色之中,太湖为她围出一片蔚蓝,远山铺展成连绵的肌理,心雀跃在汗水之下,心跳动容在湿润之中。

从陆巷村出来,遇到一位阿姨,我借着问路跟阿姨聊了起来,可能为了照顾我,她讲话不快,声音也不高。

她说她已经76了,家里也种茶,儿子心疼她,不让她上山采茶了,只在家帮助摘捡。还给我指了指不远处,说那就是她家。

她一直陪着我等来公交才挥手告别,最后还说有空再来玩。

有时候我会埋怨自己的妈妈在外面跟陌生人搭话,但我自己在外面遇到这样的善意时,心里还是暖和和的。

结束徒步,再次回到市区,漫长的2.5h啊,因为我坐的公交车上碰巧遇到一拨茶农,她们挎着满满一篮子的茶叶,恰好坐在我旁边。

我听不懂她们说话,但她们说了一路。

又快又高的声音传达着她们的兴奋,如果我闭上眼睛会以为有人在吵架,而且吵的不可开交。

姑苏语言很美,但真的不适合高声。

苏州的地铁非常方便,下载“苏e行”app刷码坐车,建议住在地铁沿线。

我住在“石路”附近,是个很热闹的地方,距离山塘,旧城门阊门金门都很近,可步行可单车。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位于虎丘区,距离也不远。人也不少,寒山寺不大,人不多的话是个很好的佛门净地。在其中见到不少小和尚做导游的,有点意思。

寒山寺近旁的虎丘绝对值得一去。

这是一个山体公园,个人感觉票价偏贵,但景色确实值得称赞,如果没什么事,可以在里面呆一天。

其中的虎丘塔因为地基沉降原因发生倾斜,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也是世界第二斜塔。

虎丘出来不要坐船不要坐车,傍晚时分去走一走山塘街的北段,那里藏着姑苏城不加装饰的模样。

破旧的房子,间或出现的牌楼,放学的孩子,闲坐的居民~

河中的是旅程,河边的是人生,

吴侬软语沿河岸传递,落日余晖洒在河面,

再来一束苏州的浪漫,

就像歌里所唱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一行朱砂 到底圈了谁”

这段路大概3km,沿着山塘河,穿过居民区,不时躲开来往的电动车,闻到房中传出阵阵饭菜香气,

每每游船经过,河水便被推开,轻轻撞击河岸,发出规律的声响。

在这样的律动中,河岸两边的人们继续着自己的日子。

总有动总有静,总有静包裹着那些动 也总有动裹挟着那些静,日子在亦动亦静中制造着平凡的动静。


而山塘街的南段,也就是七里山塘,是标准的景区模样。

游客多起来,景点小吃多起来,网红元素多起来,热闹也多起来。

一条街串联出两种模样,大家行走其中,捕捉着自己喜欢的旅行文化,在适当的放空中找寻久违的激动。

等我从七里山塘走出来是六点半,大巴带着一车一车的游客已经开始了夜游山塘的项目,我恰好避开了人潮。

想想这几天吃的东西,咖啡面包、山东煎饼、米线,我感觉有点愧对苏州一场。

所以我把苏州的最后半天留给了美食,从沧浪亭出来沿着十全街一路溜达,经过商场、小桥流水、人家,来到最近有名的网红地——双塔集市。

这本是个当地的菜市场,后来打造出一个类似室内美食城的空间,然后,然后就火了。

不太大的场馆里装下了各种摊位,网红小吃夹杂着卖菜的卖肉的卖日用品的,再用各类流量元素点缀,主打一个精致,可以360度无死角摆拍。


不过,室外倒是很有原生味道,各种有年头的小店沿途排开,像广场舞大妈稍作捯饬,与新晋网红一下高低。

我在朱新年尝了尝他家有名的肉汤圆,也是第一次吃咸汤圆,没想到挺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腻,还有萝卜丝汤圆,更爽口点。

而馄饨就中规中矩了,不过馅很实在,薄皮大馅一口下去很满足,绝没有那种“一馅传三代,人走馅还在”的抠搜哈。

另外还有一家常熟蜜饯店,各种蜜饯用小袋分装开,摆的琳琅满目,价格多为三五七八元,相比较北方的豪迈,超喜欢这种友好的小份量包装。

听店主说差不多有300多个品种,而总店要有800多种。在他的推荐下我买了十几种,都没有踩雷,其中陈皮和紫苏梅饼最好吃。

吃到肚歪,寻思用本地有名的绿豆汤溜溜缝,结果我没想到绿豆汤里除了绿豆和汤,还有糯米,吸完糖水,还要再用勺子吃料,好吧,我又给自己灌了一份碳水,但味道确实很赞,汤水是淡淡的清甜,米和豆都软糯的恰到好处,还有清凉薄荷的味道,综合在一起,很惊艳,我决定回家复刻一下。

最后又在鑫震源打包了一份口碑生煎,带着它登上火车,算给苏州之行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

苏州是一座园林城市,园林大大小小多达100多处,遍布这座小城。

园林是她独特的文化符号,记录着过去和现在不同的辉煌。

而园林之外,是日新月异 热气腾腾的家园,是跟自然共生的现代文明,是新旧姑苏 气息重叠的地方,是烟花三月 让人向往的天堂,是恋恋春日 不舍归去的红尘模样~

总有人说旅行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但我从不这样认为~

时光在变,旅行元素跟自己的喜好也在变,旅行不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让一个自己遇见另一个自己,在遇见中慢慢明白:

我们习惯的日常可能就是别人向往的殿堂,

我们的一点微光可能就是别人久违的太阳,

我们纠结的当下其实没那么重要,

而我们错失的笑容才是最该遗憾的过往。


小鹏在《背包十年》里说:

“喜欢一个人旅行,因为脑子里经常能冒出许多想法。如果跟同伴一起出行,时间都在聊天中打发掉了,可能这些想法连冒出头的机会都没有。”

然后,他又背起包继续走了二十年。

阅读 2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