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到来之际,我校务实有效地开展了“大疫隔离不隔情,亲子活动线上行。网络沟通千万家,家庭教育汇心声。”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时间为5月9日—15日。由于我县受疫情影响,学校停课,所以活动只能居家完成。这次家庭教育宣传周特点为:策划提前精细、形式丰富多彩、活动优质高效、学生受益面广。
一、落实精神,强化领导机构
根据朔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朔妇发(2022)12号文件要求,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我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尚富任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活动各项工作。副校长杨素珍任副组长,组织定活动方案。组员为办公室主任寇丽清、语委办主任唐静宜,具体负责活动宣传、收集图片视频资料、整理文档、优秀作品宣传等工作,确保活动有效开展。
二、形式多样,彰显活动特色
特色一: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
组织学生和家长参加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朔州市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专家讲座活动。家庭教育报告会启动仪式暨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活动于5月9日晚举行,我校1110名学生和其家长聆听参与了线上交流互动。首先由朔州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刘金兰致辞,朔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虹,朔州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牛泉,朔州市家庭教育协会秘书长王晋锋分别对家庭教育促进法做了详细的解读。领导们现场讲道,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真正启蒙教师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庭教育重在教育父母,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做表率、树榜样,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现场家长感受到,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简单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孩子们则从报告会中深深体会到父母孕育、生育、养育和教育的“四重恩德”,同时也更懂得生命的可贵,认识到要善待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学会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以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成就卓越人生。
特色二:亲子听讲座,美篇展优势
5月10日——15日,朔州市家庭教育协会联合家庭教育专业培训网邀请6名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要点解读线上专题讲座,我校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广发宣传,认真安排,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让家庭教育法真正普及到每一个家庭。各班主任先通过班级群让学生和家长认真观看讲座,并把观看的图片发到班级群,各班主任再选一张图片上报学校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整理,并制作美篇展示。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家国情怀、习惯养成、抗挫能力、学习动力、青春期教育、隔代养育等方面内容,为广大家庭成员在线答疑解惑,真正起到了宣传普及的作用。
特色三:视频歌伟绩,少儿心向党
引导广大家庭诵读红色家书、讲述红色故事,积极参与“少年儿童心向党”亲子阅读活动,从红色经典书籍,伟大事迹,党的辉煌历程,抗疫英雄故事等方面征集亲子共读微视频。引导广大家庭分享英雄故事,学习英雄无畏生死,誓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伟大贡献精神,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示古代先贤家风、红色革命家风和时代文明新风,从而建设讲道德、守法纪、文明、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学校选出了20多幅优秀作品,通过微信视频号展播。在相伴阅读中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引领广大家庭听党话跟党走,推动新时代家庭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同时活动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特色四:最美好家庭,事例树典型
按照“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评选的“尊老爱幼、家庭和谐,爱国守法、民族团结,勤劳致富、爱岗敬业,遵守道德、热心公益,勤俭持家、保护环境”总要求,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符合条件的“最美家庭”评选标准,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立足岗位建新功、弘扬美德家风、奉献社会献爱心、崇德向善做表率、爱国拥军等典型事例,家长上报文字和图片材料,学校派专人负责推荐材料的收集工作,并进行归档与评选。通过此项活动让广大家庭认知“最美家庭”的内涵,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三、初见成效,推进活动深入
近几年,我校家校工作以满足社会和家长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家教知识,并多次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建设,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多渠道沟通家校联系,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意识;进一步巩固已经形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合力,为学校迈向更高的台阶而努力。但由于我校地处县城西北,周围居民人群老龄化,多数家庭并不富裕,文化水平也不高,导致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还不够重视,通过本次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真正推动了家庭教育的发展。
总之,通过家庭教育的健康开展,以抓实常规工作为主,其它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予以配合,家长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家庭教育逐渐步入科学规范的轨道,真正发挥了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合力作用。鉴于此,我校将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与时俱进,在不断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方向上、思路上、做法上,开拓创新;在进一步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与参与上,在家校互动、共建家校教育的道路上,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