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雨花陈超飞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师徒同心传帮带,同课异构磨评研 ——记附中雨花生物组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3-04-07
阅读
1046
“一个课题,两种上法,三个环节,四项标准”。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巩固“青蓝工程•师徒结队”成果,同时促进学校“三现课堂”教学模式及雨花区“四有课堂”评价标准的落地,师大附中雨花学校生物组于4月6日下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徒同课异构活动,授课内容为《血流的管道-血管》。
徒弟(贾老师)从指尖采血和静脉采血这一生活情景出发,引发学生对血管的质疑,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然后通过对小鱼尾鳍中血液流动情况的探索,归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最后回归生活,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用相关知识去解释号脉、输液、静脉曲张等情境所涉及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乐于观察,则生活中处处是生物学现象,善于质疑,则生活中时时需生物学思维”的学科特点。
师傅(曾老师)采用“激-探-创”教学模式,通过户外探险受伤的情境导入新课,以观察实验为切入点,探究不同类型血管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抓住重点;以“结构功能观”为抓手,引导学生思考血管的结构、血流特点与血管功能之间的关联,突破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科学设问,培养创新思维;充分利用101智慧教学平台的技术优势,开展随堂演练和展评,达成“教-学-评”一体化。静静听,慢慢品,细节之处显智慧,妙处横生。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课后,组内老师齐聚一堂,共享这次活动心得。朱老师、银老师、陈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合理的建议,为学校“三现课堂”教学模式及雨花区“四有课堂”评价标准在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课异构,不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也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如何更深入地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一直在路上。
阅读 10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