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20多年,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她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尽上她全部的爱。这是岳庙中心小学一位教师时刻铭记于心的话语。她,就是张坛老师。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94072ba.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13f5a71.png)
作为一名教师,她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备课时,她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她则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生,她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也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在生活中,她得到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94072ba.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13f5a71.png)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感动的教育”,老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是一名教师的职责。她常说:“用爱感化每一个学生,用爱浇灌每一棵小苗,要用爱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以“爱”为根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作为一名教师,张老师始终认为,爱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学生的长大,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这份成长的结果是:用爱赢得行走世界的资本。只有学会爱别人,自己才会心情开朗、生活温馨。张老师曾在自己的教育随笔中这样写道:教育就是一根小小的芦苇杆,我在这头吹进了爱的蜜汁,学生们在那头收获的,一定是快乐的甘甜。
作为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要让学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她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94072ba.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13f5a71.png)
魏书生曾说:“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就会发现无穷的乐趣”。张老师对此深以为然,并铭记于心,见诸于行。她深知只有老师有了扎实的学识,才能带出勤学善学的好学生。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探求,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有智慧、理性、意志、品格、美感以及直觉等生命的能量。我们就是那个唤醒潜能的人之一!
她虽不曾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却也是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一直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她先后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光阴易逝,韶华有时,她将脚踏实地和耕耘做伴,不求光鲜亮丽,只想用自己的能力擦亮世间的曙光。她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只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