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文将军/题字 孙振军 撰文/摄影
下篇 | 西沙南海,留下我无尽回忆
四、那些人·那些事
毛文戎 摄于2006年3月
4 毛文戎、宋群
1982年2月、3月间我们在西沙中建岛备战、巡航时,还接待过解放军报社的毛文戎、宋群等前辈老师,他们都是当年享誉军内外的新闻名家、大家。
毛文戎是解放军报社里有名的才子,军报上许多影响巨大的稿子都有他的份。投笔从戎于战争年代,锻炼成长于英雄集体“临汾旅”,改革开放后,被誉为军事新闻领域的“拓荒牛”。1984年,奉命参加创办并主编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1994年,又奉命参加创办并主编江泽民同志题写报头的《中国国防报》。后来,他以高级记者、大校军衔在解放军报社离休,现居住在北京军报大院后面的家属楼,安享晚年。
毛文戎老师思维敏捷、情商超人,新点子、好点子、巧点子特别多,绰号“毛点子”。宋群老师特别擅长抓典型报道、写先进事迹。他们分别送我了一句话——毛老师说:“小孙,先把文学创作放一放,从新闻报道入手。”这句话影响了我一生。宋老师说:“小孙,永远不要主动离开部队,撵你、赶你、打你也不要走。”这句话我没听,后悔了一生……
毛文戎老师、宋群老师以及我的战友、兄长乔平等当年联手采写了一篇记述海军中建岛守备队事迹的长篇通讯《天涯哨兵》,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发表后,轰动军内外。1982年8月11日,中央军委授予该守备队“爱国爱岛天涯哨兵”光荣称号。从此,“天涯哨兵”也成为了西沙海军官兵的专用名词。
人的一生中,冥冥之中有天意、有神助,事隔30多年后,在北京潘家园的一个地摊上,我竟发现了当年《解放军报》发表《天涯哨兵》的压题原版照片。是我的另一位老师、战友王振松同志的作品。当然,我毫不犹豫地用100元买了回来。
2006年3月7日,我有幸在著名杂文家李庚辰老师的指引下,在北京复兴路解放军报社后院的家属楼中拜见了毛文戎老师。
当我敲开他家门时,站在我面前的竟是一个一身便装、个头矮小的老头。他的身上一点也找不到当年在白山黑水、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做战地记者,在祖国的边疆哨卡、北国南疆深入基层的风采了,更像一个慈祥的父亲、温和的老人。这令我十分惊讶:当年,他可是一个意气风发、雅儒倜傥的英俊男子啊!这像是采访过历任军委主席、与当师长时的张万年、廖锡龙就熟知的著名大记者吗?可是,这分明就是他。转念又一想:当年嘴上没毛的小青年——我,而今已两鬂斑白,华发初生,他又怎能躲得过岁月的侵蚀呢?
毛老将我让进他家那狭窄的客厅里,我和他面对面隔桌而坐。我向他复述往事,说:“当年您去西沙群岛采访,我是守岛的一个小战士;当年我初学新闻,您给我指点过许多;当年您在我的笔记本上留过言,当年我们曾经常在岛上的一个嘹望塔上向太平洋眺望;当年和您一同到西沙采访的还有某某、某某……”
毛老前倾着上身,一言不发地倾听,又努力地回忆着、回忆着,最后终于说:“我想起了点细节,有点印象了,有点印象了……”然后就向我一一打听当年在海军做新闻、现在散布在全国各地的老熟人。那眼神里,充满柔和、充满慈祥、充满眷恋……
宋群老师我也一直没有见过。算来,他已是94岁高龄的老人了。祝老人家寿比南山。
西沙军人 摄于20世纪80年代
5 杨星火
在西沙群岛,见到名人、名家、大官、大家是常态。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个圆脸庞、个子不高、形象很普通的陆军大妈,但她的名气却非常响亮,叫杨星火,是个大诗人,著名诗篇有:
《叫我们怎么不歌唱》
辽阔的蓝天,雄鹰在飞翔,
雪山下面有着富庶的宝藏,
在那鲜花开满的草地上,
有着我们可爱的边庄,
可爱的牛羊。
啊,西藏,我们的家乡!
生长我们的地方,
叫我们怎么不歌唱!
啦……啊……
生长我们的地方,
叫我们怎么不歌唱!
我们的青年勤劳勇敢,
谁也比不上,
我们的姑娘美丽又健壮,
人人都夸奖;
这里充满了爱情的阳光,
人人都会爱上这个地方,
爱上这个地方。
……
啊,西藏,我们的家乡!
啊,西藏,生长我们的地方,
叫我们怎么不歌唱!
《一个妈妈的女儿》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
啊!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
啊!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成都军区专业作家、传奇诗人杨星火在中建岛时,和一个小战士发生了点“小冲突”,具体情节我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干部专门找她道歉与了解情况时,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算了,我都是可以当他妈妈的人了。”
可惜老人家也于2000年仙逝了……
战友分别留念 摄于20世纪70年代
西沙军人 摄于20世纪80年代
入党宣誓时的西沙军人 摄于20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