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让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刘玉梅技师工作站在洱源县永胜中心完小组织开展了五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出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周密的计划是活动的开端,快来看看我们都有哪些活动流程吧!
杨琳老师利用“找朋友”的游戏,给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并耐心细致的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教学环环相扣,富有趣味性。
袁乔丽老师则从巩固旧知入手,用学过的知识为课堂新知的探究奠定基础。教学中,袁老师缜密的逻辑性牵动着学生的思维,带领孩子们层层深入的去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和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快看,我们都是认真听讲的“大孩子”……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老师们畅所欲言,探讨教学中的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说亮点,提建议,为打造更高水平的课堂献计献策。
首先,两位上示范课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们的教学思路和设想,并反思在教学中的得失。其次,由主评老师带领每一位老师共同分析每一个课堂的缺失和亮点。
老师们纷纷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讲述着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展开了精彩的交流,其间提出了很多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耐人深思……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是相同的,但难理解的地方在于分数是几个小份数的相加减。针对这个问题,有老师提出可以列举简单的整数加减法来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升华到分数,这样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
很多教研活动都面向于老师如何去开展课堂,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去讲清知识点。可是,我们研究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孩子真正的需求,也忽略了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有老师提出,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尤其是后进生,要多点耐心,多鼓励。课堂上,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到我们的课堂,用什么方法去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这些都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
数学教学提倡严谨性,专业性,对于教学用语也有很大的要求。但我们会发现很多低段的孩子,无法理解专业的数学用语,尤其是数学概念,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对此,有老师提出,我们可以简化概念,提炼出关键词语,让长长的概念变成几个词语的理解,难度就会降低。同时,也有老师表示,低段的数学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初步感知的层面,可以用学生能理解的肢体语言和地方用语让学生理解。
在课堂上,孩子们出现对于4+¼的计算不能理解,所以,各个老师就来支大招。老师们提出:可以利用图形展示,数形结合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也可以利用分数的意义来分析理解。还可以直接利用带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小学数学知识呈现出递增性和补充性。其中很多知识在低段就开始学,一直到五六年级仍然在学,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新鲜感。而同时,有些课时的编排又显得跳跃和间断。所以,很多学生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为此,我们应该加强教材的研究,加强知识的研究。了解不同知识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提升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让知识变得有逻辑,有条理。
活动接近尾声,中心校的马老师和永胜中心完小的王校长为此次活动做总结。
王校长表示此次活动充满了教学相长的意义,期待下次活动能面向不同的年级,同时有更多的老师参与,扩大教研活动的影响力。
马老师则结合此次活动的得失做了分析。也结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厚望:
1、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教师的灵魂。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取长补短,欣赏认同。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要肯定和欣赏,同时,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3、不同的教学手段都能展现精彩,所以,要积极创新,开展多元化教学。
4、教与学是无法分割的,教就是为了更好的学。所以,我们在研究教法的同时,不能忽略孩子的学习需求。
“同课异构”活动是思想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是知识的传、帮、带,是技能的传授。本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研讨氛围,为教师提供了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图文编辑:何东萍 施路娇
图文审核:刘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