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滑滑梯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经过了一个星期的适应,我们小一班的宝贝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了,情绪都很稳定,已没有哭闹的现象了。我们小一班的户外活动区域场地是在塑胶操场。
由于有了上个学期的经验,他们对大部分的材料也很熟悉了。但是他们对梯子跟木板还是比较钟爱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来进行的游戏吧。
第一次游戏
晨谈活动结束后,我就带着幼儿来到了塑胶操场开始他们的户外活动了。
鑫侑宝贝搬来了梯子放在了我们的区域,然后又去搬来了一块木板。搬完之后就开始搭建了。她先把梯子立起来,然后把木板架在了梯子上,简单的滑滑梯就搭建好了。游戏就这一开始了,小朋友看见搭建好了,不一会,就吸引了好多的小伙伴。
陈佳怡也想加入她们的游戏,但是她一来就直接插到了队伍的前面,不想按顺序排队玩。后面的妙彤就直接跟她说:“陈佳怡,你要排队,不可以插队。”陈佳怡听后,也不好意思的走开,排到后面去了。
教师的分析与思考
有了上个学期的搭建经验,幼儿对于材料的选择跟使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搭建过程是很顺利的,知道想要的游戏是什么,也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材料。
在游戏的过程中,当出现有别的小朋友出现插队的现象,他们也不会直接来告诉老师,而是选择了自己直接解决。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然而通过讨论,大家都觉得可以及时的提醒别人,而不是一味的依耐老师解决。这也很好的说明他们遇事解决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滑滑梯是鑫侑宝贝一个人搭建的,她也愿意与别人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她的游戏,不会自私的独霸自己的游戏。
第二次游戏
经过了几天的游戏,我们班的宝贝对于滑滑梯还是非常的感兴趣。大家都选择了自己需要的梯子跟木板进行搭建着,各自的分工也很明确了,搬梯子的搬梯子,搬楼梯的搬楼梯,大家一起努力合作,一会就搭建好了自己想要玩的滑滑梯。
鑫侑宝贝倒不一样。她今天的滑滑梯跟平时有点不相同哦。平时我们出来户外的时间都计较迟,所以等我们来到操场时,大部分的梯子跟木板都被大班的小朋友选走了。今天我们出来的还早,宝贝们有足够的材料进行挑选了。
鑫侑宝贝选了一个很高的人字梯,可是她帮不动。她走过来寻求我的帮助,我并没有直接帮她,而是对她说:“你除了找老师帮忙外,还可以想的别的办法吗?”旁边的陈圆听到了,赶紧就接着说:“要不,我来帮你吧,我们一起搬吧。”通过她俩一起努力,最终把人字梯帮到了我们的区域上了。鑫侑又去搬来了一块卡槽式的木板,卡在了楼梯上。搭好之后,就开始她的游戏了。
这时,语薇也加入了她们的游戏。语薇从梯子的一边爬上去,当她爬到人字梯的最顶端,她就喊:“老师,我有些害怕。”周老师走了过去,牵着她的手,她就放下心的从梯子的一边爬到另外一边。但是,当她爬过来时,屁股坐不到木板,只有脚才够得着木板。为了安全起见,周老师并没有松开她的手,抓着她,一直等她屁股坐着木板才松开。罗鑫侑看见了,她也过来玩了。她爬上之后,也喊着:“老师,我害怕,我不敢下去。”
经过了几轮游戏,语薇滑下来后,站在木板下面看了看,然后对我说:“老师,我们的木板太短了,要换一块长一点的。”我说:“那你去拿块长的来试下吧!”于是她又去搬来了一块长的木板卡在了楼梯上。她赶快从梯子的一边爬上去,爬到最顶上时,她要翻过来到梯子的另一侧时,不再那么害怕了。然而也不用老师扶着了,而是自己就可以很顺畅的屁股坐在滑梯上面滑下来了。语薇说:“老师,这样就刚刚好了,屁股就正好够得着木板了,不用你扶着了。”鑫侑也试了试,也不在害怕了,也是自己独自就可以完成游戏了,也不用老师扶着了。滑下来后,鑫侑宝贝说:“屁股好疼了,是不是可以加块垫子在木板下面了。”然后,她就去搬来了垫子放在了木板下面。
回到教室进行游戏记录完,鑫侑宝贝跟我分享时,她说:我坐在滑滑梯上滑下来像兜风一样,头发都吹起来了,好刺激,好好玩。
在师幼分享环节,我把语薇她们这组的滑滑梯视频给全班的宝贝一起观看了,还把另外一组的滑滑梯游戏照片也给全班看。并提问道:你们看到这两组滑滑梯有什么不同?晓萱宝贝一下就找到了,她回答道:语薇搭的滑梯更高,陈佳怡她们搭的更矮。我又接着问:你是怎么发现的语薇的更高了,佳怡的更矮了。她疑惑的看着我,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下面的苏熠柔就说:老师,语薇的楼梯有好多层,陈佳怡的只有四层。然而全班的宝贝都跟着数了数,看了看,发现真的不一样了。也是,我就带着他们一起数了下楼梯的层次,原来语薇用的楼梯有七层了,陈佳怡的就只有四层,所以就明显知道语薇的更高。
教师分析与思考:
在这次游戏的开始,当语薇像我寻求帮助时, 我并没有当场的就给予帮助,而是指导她去求助好朋友的帮忙,这样既可以锻炼她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还可以体现她的社会交往能力。最后,她通过找到小伙伴的帮忙,而顺利的搭建好了滑滑梯。
在游戏中,语薇刚开始选择了一块短一点的卡槽式的木板架在了楼梯上,当她发现了问题,就是觉得木板太短时,她会自己想到要换成长木板,这样就不要老师帮忙扶着,也不再害怕玩游戏了。
后来,我出示两组滑梯图片让幼儿进行对比时,晓萱宝贝能很快的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一组滑梯更高,一组更矮),
记得在《指南》中提到过有关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而在语薇身上我看到了她发现问题会积极思考,坚持不懈、专注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正因为有了她的坚持不懈,才会有更多的小伙伴加入她的游戏,到后来我出示图片时,晓萱宝贝是用目测的方法看出了梯子的高矮,然而苏熠柔就知道通过用数数的方式进行比较。这也很好的涉及了《指南》中的科学领域方面。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还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能手口一致的点数物体的个数。
第三次游戏
今天我们班幼儿搭建的滑滑梯跟以往的不一样了哦。今天宝贝们使用的材料更多了哦 ,使滑滑梯也更升级了。她们选择了一个攀爬梯,两个卡槽梯,一个人字梯,一块卡槽式木板,还用了垫子。
大家都很自觉的排着队伍玩着滑滑梯,也很开心,一圈一圈的,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出现插队的现象。回到教室师幼分享时,妙彤宝贝说:“老师,我今天在玩滑滑梯时,不小心从梯子上的洞洞下来了。”“那你为什么会从洞洞了掉下来了?”我接着问她。“梯子的洞洞太大了。”好多小朋友就一起找出了问题的原因。我又接着问:“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
罗鑫侑:“我们可以把楼梯下面的垫子放在梯子上面,挡住了洞洞,就不会掉下来了。”
谭皓天:“我们可以拿球挡住。”
“拿球行吗?”我问宝贝们。
“不行,球太小了,会从洞洞里掉下去的,挡不了。”妙彤宝贝回答道。这个方法就否认掉了,没有通过。
易晧阳:“拿块木板放在楼梯上,从楼梯上爬过去,就不会掉下去了。”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最后宝贝们也想到了这两种办法解决。一是放块垫子在楼梯上,二是加快木板在梯子上。我建议宝贝们明天在游戏时再去实验下他们的办法,看下真的可行嘛。
教师分析与思考:
这次的游戏跟已往不同的是,她们的搭建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用的材料也更加丰富了,不再会单一只用一个梯子和一块木板了,而是在数量上增加了一些。
小班的幼儿会在记录时不会跟你分享游戏遇到的问题,当你出示视频或者图片时,她会不自觉的就发现了问题,然而就会向老师提出。就像这次游戏时,当我播放视频时,妙彤宝贝就提出了她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卡槽梯的洞洞太大了,爬过去时,会从洞洞里掉下去。然而通过讨论,他们想到了两个办法。(一是放块垫子在楼梯上,二是加快木板在梯子上。)当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说明幼儿具有了一定的,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次游戏
在几次游戏的基础上,小朋友们对安吉梯有了一定的熟悉度,这一天他们又很快的就搭好他们的滑滑梯。
他们这次在木板下面加了三块垫子,在以前的游戏总出现过滑下来屁股会滑到地上,然后屁股会不舒服。所以这次他们就多加了垫子在木板下面。当佳怡从木板上面滑下来的时候,下面的垫子因为冲击力太大了,所以排在下面的垫子就被冲开了。然而她们你在玩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是问题,只是每个人玩了之后都会很自觉的把垫子又推过去,使它们合拢了。
回到教室,在游戏分享的环节,当我出示该视频时。悦婷就说,我玩了这个滑滑梯。我就问她:“你今天玩的时候有遇到问题吗?”她摇摇头说,“没有”我接着问:“还有玩过个滑梯的小朋友吗?”妙彤就说:“我也玩了。”“那你有遇到问题吗?”她也摇摇头说没有。然而,我问宝贝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从木板上面滑下来,下面的垫子会分开吗?”然而一场激烈的讨论就开始了。
鑫侑:是王悦婷太重了。
苏熠柔:是垫子没有放好。
易晧阳:木板很高,滑的速度很快,所以把垫子撞开的。
就易晧阳这一发现,我就把滑的太快把垫子撞开的力量的这个词语告诉了他们,这种力量叫冲击力。
教师分析与思考:
当我播放视频给幼儿看时,是想让他们发现问题(通过从木板滑下来的冲击力太大,从而撞开了垫子)。但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并不觉得这是问题,他们觉得开了,又重新合起来就是了,不会想到用东西抵住。这很好的体现了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想法单一。我们作为老师,不能高控幼儿的游戏,不能一味的让幼儿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我们要跟随幼儿的脚步,做幼儿的引导着和支持着。
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安吉梯有长短不同的木板、直梯和高矮不同的人字梯组成的,是个十分典型的低结构材料,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对于幼儿也起到了多样化的促进作用。
1.动作发展
安吉梯是由实木做的,所以沉甸甸的有一定的分量,在搬动的过程中对于幼儿的力量性练习是有一定强度的,能促进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展。在搭建好的安吉梯上“翻山越岭”主要对于幼儿下肢大肌肉有一定的发展、上肢也有会略有涉及,同时在不断的游戏中平衡能力、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2.素质品质
安吉梯的搭建需要孩子们进行合作搬运,合作建构。同时,建构的过程中离不开对于空间建构的感知能力。同时,如何改变以往的搭建模式,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创新、探索能力。因此,对于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合作、空间感知、建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健康方面
安吉梯沉甸甸的一定的分量,在搬运的过程中满足了中班幼儿的力量练习。幼儿通过玩梯子,发展攀登、爬、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和大小肌肉动作。进一步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实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动作发展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的要求。
在情绪情感方面,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情绪安定、愉快。对游戏活动积极、投入。这符合《幼儿园教育与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的:“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的要求。
4.社会性方面
游戏过程中幼儿大多两人或三人进行搬运、搭建,这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5.科学探究方面
滑梯想法的无意闯入启发了孩子,让孩子发现事物的关联性,从而产生梯子新的玩法,使梯子玩法逐步升级,难度增加,这一过程体现出孩子观察力和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形成,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