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中队——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之岱庙研学游记
4月24日下午,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怡人,在赵老师、王老师以及几位家长志工的带领和组织下,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三年级知行中队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集体到岱庙参观学习!同学们满怀热情,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这次活动中,在本次活动中都收获颇多,感悟颇深,快来看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吧!
下午2点,由一名同学打着队旗,其他同学迈着矫健的步伐,整齐有序地步行前往岱庙!我们顺着通天街经过东岳大街,来到了岱庙的前门——泰山第一行宫。经过行宫,来到岱庙石坊。抬头远望,金灿灿的“岱庙”两个字特别醒目,在它正下方的“正阳门”是贯穿南北主轴线的第一个门,正阳门分中东西三个门,古时候,中间是帝王行走的门,东门是文官所走之门,西门则是武官所行之道。我们顺中间正门而入,进门,右侧有一棵苍翠茂密的古柏,名曰“挂印封猴柏”,因“猴”位于树之中上部,似“挂”于胸前,好像一只天然形成的“小猴子”,甚是可爱,因此得名。
岱庙丰厚的历史底蕴,触动着我们。我们奋笔疾书,生怕落下一点儿一点儿。
岱庙游览——配天门
我们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贯穿南北主轴线的第二个门“配天门”,领略了配天门的风光!配天门是取孔子之语“德配天地”而名,德可配天,良好的品德在古今都是首位;德可配位,方能长治久安!可见,良好的品质品德古往今来都十分重要,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这是做人之本!往前走,立着一个龟驮碑,我们对它都很感兴趣,传说它有辟邪镇宅、永世不倒、挡水挡灾的作用,它不仅有吉祥的寓意,而且还能看护寺院,稳固一方水土,了解了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以后,使我们开始对泰山文化有了兴趣的开端!
汉柏院
我们进入汉柏院,两棵柏树连在一起的画面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它叫“汉柏连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汉武帝刘彻亲手所种,源于白居易的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们还看到了“赤眉斧痕”“古柏老桧”“昂首天外”等古柏。旁边的池塘是一个许愿池,我们在池边驻足观赏游来游去的鱼儿,真惬意!我们还欣赏了各种石刻,碑刻的精美。来到“第一山”,以行书为之,“第”字细长占半格,“一”字稳稳在中间,“山”字则有稳如泰山之妙意!“五大夫松诗碑”“回马岭诗碑”“壶天阁诗碑”等林立而群,内容丰富,诗意盎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出了汉柏院,我们继续带着探索的心情前行着,孩子们积极地寻找着,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敬畏,认真地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最想。
东御座
这是一处规整的四合院,松柏荫蔽,幽静雅致!我们在正中镶嵌着黑色雕龙的影壁处合影留念,愿我们今后都能出类拔萃,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出门,我们偶遇了一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松鼠,它正用前爪捧着坚果津津有味地嗑着吃呢!这位不速之客真是我们遇到的意外惊喜啊!我们都兴奋地手舞足蹈……
仁安门
我们来到了贯穿南北主轴线的第三个门仁安门,取自“天下归仁”,迈过高高的门槛,中轴黄金琉璃瓦,两侧灰瓦,供奉着泰山神,让人肃然起敬,两侧的柏树拧着往上生长,称为“宁死不屈柏”。
天贶殿
它是岱庙的主体建筑,被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采用的建筑制度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规格最高,只有皇宫的正殿才能使用。我们在此处合影留念,心中对未来满怀期待!院子里花香扑鼻,芬芳迷人,在盛开的花簇间留下了我们靓丽的身影!天贶殿前的露台上,伫立着一块玲珑石,这便是“扶桑石”,在它前方十多米处,有一棵“孤忠柏”,这里有一个好玩的“摸福游戏”,我们摸到福后都虔诚地把握紧的手往兜里放,表示将“福”装在兜里,带在身边!
沿天贶殿右侧前行,我们的行程也快进入尾声,我们来到后寝宫和厚载门,在后寝宫的壁画里我们还比比看谁找到的人物和动物多呢!就这样,我们完成了贯穿南北主轴线9公里的岱庙前半段之行!
登上城墙
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登上城墙,俯瞰整个岱庙全景,远观泰山之巅。在这里,我们挥手奔跑,露出充满童真童趣的笑脸,和老师、同学们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拍照留念,尽情欢畅!留下了一张张难忘的,暖心的,有意义照片!
返回学校
此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岱庙研学活动结束,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岱庙,整队返回学校。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这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这次的研学活动让我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兴趣,学到了那么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知识,真是收获颇多,感悟颇深!这些一定会为我们将来的文学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