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以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宣传疫苗接种在控制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营造预防接种的良好氛围,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预防接种工作。信阳市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门诊于年4月25日上午开展了以“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活动。在住院处5号楼一楼大厅摆设了台桌供居民咨询,并发放常见传染病的宣传手册、疫苗知识手册。免疫规划室工作人员对过往儿童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答疑。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933ad50.png)
1、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2、 疫苗的功效
疫苗保留了病原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记忆,制造更多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体的伤害。
3、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最佳的免疫保护效果。即便如此,大量的研究也证明了,即使被感染,接种过疫苗的人其临床症状较未接种者也要轻很多。
4、是不是只有儿童才用接种疫苗?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不只是儿童,成人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得到全生命期的保护,预防包括新冠肺炎、流感、 HPV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5、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如何处理?
接种完成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应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回家后若出现精神倦怠、轻微发热反应或局部有轻微疼痛、红肿、硬结等,一般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如无好转或症状反复甚至加重,需及时就医。
6、预防接种证的用处?
预防接种证是儿意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补种疫苗。
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长应妥善保管好接种证,它是儿童身体健康的身份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
通过现场的宣传活动,普及了预防接种的科学知识,广泛宣传了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告知家长和儿童监护人,儿童应当获得各种疫苗预防接种服务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大众自觉接种疫苗的意识,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只有全民共同支持并参与预防接种工作,才能更好保障生命健康,构建美好生活。信阳市妇幼保健院预防接种门诊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疫苗接种,齐心协力构筑全民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