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就是学习,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独特见解、想法以及规划,从而激发幼儿自身的最大潜能。为了更好的践行这一教育理念 4月25日,梁召学区开展了“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 培训交流会,全学区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聚在一起, 一起学习、分享、讨论。
梁召学区书记张万庆、副书记冯金树、副校长许国峰、学区幼教专干李悦、学区王丽娟老师、学区内所有公办园及民园的园长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并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西芦幼儿园园长耿荣娇,以“游戏点亮儿童生命”为主题,以什么是幼小衔接、怎样才能更好的衔接、什么是安吉游戏、孩子们怎么玩、老师们怎么做为内容,从多个维度进行分享、阐述!
首先分享的是姚向凡老师的幼小衔接下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他从“跳出幼儿园看一看”问题入手,通过北京丰台与杭州余杭的抽样调查,新生入学窘况、小学教师调查、采访家长等方式,也就是从入学新生,小学老师,家长的视角来了解到:新入学的孩子有分心,不会整理,不守规则,拖拉等现象较明显,其中倾听与表达尤为重要。
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儿童入学要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方面的准备。
幼小衔接不只是我们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他是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的组合,是双向衔接。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有衔接方案,专门的幼小衔接课程(像我们自理能力比拼和参观小学,心目中的小学)还要有教学衔接(学前教育主要是提供成长力量,培养态度和习惯,奠定多样可能,课程多样化,有更多的体验,引发多样兴趣等,而小学教育则是掌握学业学习方法,发展核心素养),从内容和方式上都有所不同,跳跃度很大,所以双方应相互衔接,给孩子一个缓冲。
1. 自我管理与习惯——
它包括生活自理、日常作息、时间观念、情绪调节、任务完成、规则遵守
第二个能力
2. 学习品质与能力——
包括专注 坚持 计划 反思 主动……
倾听、运动、问题解决(沟通)等能力设计的课程不应是灌输的,强化的训练,应该渗透区域活动与日常生活当中去。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在那里?
假游戏→事先设定好的。
真游戏→自发、自主、自评、创造性、多元性。
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都由孩子自己选择决定。
滚筒游戏,电缆轴,油桶,轮胎,PVC管。培养感统能力的过程。
涂鸦区游戏。培养幼儿色彩、创造、美、交流、语言等能力。
野趣区游戏,道具空间,表演模拟,再现表达展现了孩子认知世界,表现世界,创造世界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还原自然给孩子。
什么是安吉游戏:安吉游戏是安吉幼儿园游戏教育的简称,安吉游戏是由安吉县的教育生态,改革探索出的一种以游戏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全新学前教育实践。 “安吉游戏”以幼儿的真游戏为核心,由开放的游戏环境、幼儿游戏的赋权、成人的支持角色三大要素构成,让幼儿在没有成人干预、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中不断挑战自己能力的边界,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学区园长及骨干教师就此次培训会议做了交流、分享。
培训结束后,园长及骨干教师参观了小朋友们的现场游戏。
安吉游戏确实能做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与成长,体验真正的游戏带给他们的轻松快乐的氛围,他们可以从游戏中体验大家合作的快乐。像安吉游戏这么好的游戏和理念值得推广,值得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和体验。
安吉游戏真正把游戏还给了孩子,孩子们可以自由的选择玩什么、怎么玩、跟谁玩。选择自己最需要、最适合的游戏方式和难点,在游戏中老师要做的不过是闭上嘴,管住手,不去用成人的思维干涉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工作。睁大眼,竖起耳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和他们感兴趣的地方,记录他在游戏中的小困惑、小故事。 安吉游戏中,老师要“闭上嘴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把真游戏还给孩子”这是“安吉游戏”对教师的要求。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安吉游戏活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