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临夏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冬病夏治“三伏贴”来啦~~~

っ〆念安
创建于2022-07-05
阅读 13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运用温阳助阳、驱散里寒的中草药,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和吸收作用,借经络的传导,以疏通经脉、行气活血、调理脏腑、驱散体内的陈寒、老寒,以培补亏损的阳气而达到外治内效、防病治病的目的,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科多种慢性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体虚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胀、胃酸、胃痛、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

3.妇科疾病:痛经、慢性盆腔炎、产后风、宫寒不孕等。

4.儿科疾病:咳嗽、哮喘、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5.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四肢寒凉怕冷等各种寒性痛症。

6.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7.亚健康调理:疲劳综合征、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肾虚引起的其他病症。

1.贴敷时间:成人每次4—6小时为宜,儿童每次1—2小时为宜,但要根据每个人具体情况再确定,一般每伏一次,每年贴3—4次。

2.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起泡、起疹、红肿、灼热、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如不能忍受,可以提前去除贴服药膏。

3.如贴敷部位出现多个较大水泡或皮肤破溃,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感染。

4.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瓜果、冰冻冷饮,辛辣肥腻之品及绿豆、海鲜等。尽量减少户外运动,避免大量出汗。

5.孕妇、严重过敏性体质者、严重皮肤病病人禁忌。

6.贴敷期间保持局部干燥。

三伏贴禁忌人群:

①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

②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

③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④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⑤孕妇;

⑥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

⑦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内热体质的人是不适合的;

贴后要牢记:

1、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

2、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3、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

4、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

5、慎食大量肥甘厚腻的食物。

初伏贴          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贴          7月26日-8月4日

中伏加强贴   8月5日-8月14日

末伏贴          8月15日-8月24日


中医医师建议:三伏天冬病夏治采用经络拔罐+三伏灸+三伏贴,驱寒效果最佳!

临夏县中医医院门诊部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土桥镇东街东北方向70米

地址:临夏县中医医院门诊三楼康复科

联系人: 贾大夫   13629308266

                  张大夫  13629303837

               杨大夫 18919301272

阅读 13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