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燕赵大地春意盎然,处处洋溢着振兴发展的活力。按照青龙县、乡党委、政府关于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案部署及市公安局帮扶工作的指示精神,市公安局驻韩杖子村工作队立足于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积极引导群众转型、升级特色产业为先行,拓宽增收渠道,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思路,于近日带领“两委”成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等一行5人赴承德隆化考察学习乡村振兴产业项目。
考察庭院经济。第一站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一座小山村-中关镇泊头沟村,村庄四面环山,山坡上、沟谷中栽满了梨杏桃李枣等各种果树,梨花、杏花争奇斗艳,把整个泊头沟装扮的犹如世外桃源一样美丽,花朵满山开,人在画中行。镇党委书记马振华热情地把我们请进了一户农家院,明亮宽敞的庭院摆放着碾子、磨盘、石磙等农用工具,阳光顶棚笼罩着20多间“标间”,墙上悬挂着火红的灯笼和金灿灿的玉米棒,处处彰显着农家的乡土气息。庭院主人董龙高兴地向我们介绍了创办经历:“外出打工的他看到家乡的巨变后,受到周边村民的带动,先后投资60多万元,翻新了老宅,装饰了庭院,购置了火锅炉灶、烧烤工具,置办起了农家餐厅,主打农家菜、山野菜、烤全羊、烤乳猪等,不但能养家糊口,还有结余,比打工强多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村民代表陈国华边听边问边记,打算也要开个“农家乐”,规划自己的美好生活;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章吉营镇东北沟村东富家庭农场,该农场地处山坡,占地560亩,硬化道路可直通到达。经营者武东向我们介绍了前期农场规划,将依托自然优美的山林田园地形优势,打造果品、蔬菜种植,加工、销售、采摘观光、盆栽认养、农家宴、田园养生、亲子乐园,建设中小学生农事研学实践基地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考察畜牧业。第三站考察了章吉营镇榆树底村富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占地50余亩,注册资金600万元,存栏肉牛110多头、羊180余只,建有牛舍60间、羊舍30间,饲料、玉米和青储草料库房5座,饲料加工车间1个,消毒、药房、化验室各1间,铡草机4台、粉碎机3台,机动喂料等各种保障车辆6台。法人代表赵自富对畜牧养殖的选址、建设、选种、饲养、防疫、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村致富带头人韩亚军早年养过肉牛,因管理不善,饲养的牛爱得病、增膘慢、养殖周期长,成本高,这次一股脑、如饥似渴的问了个明白。黄兴臣副镇长介绍说:隆化县政府在近十年来累计投入贷款贴息3300余万元,撬动社会投资40多亿元发展养牛产业,特别是借助推行“政银企户保”合作贷款模式,县财政拿出1亿元成立了农业政策性担保中心,撬动银行贷款10亿元,为养牛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县政府与县人保财险公司联合开办肉牛进行统保,建立肉牛产业“普惠农险”制度,县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80%,农户承担20%,进一步降低肉牛养殖风险,同时建立健全了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草饲料和技术服务四大保障体系,确保了肉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考察种植业:第四站考察参观了农鑫香菇种植基地。该基地坐落于章吉营镇韩吉营村,2019年开始筹建,7月注册成立,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300亩,现已建设暖棚40个,冷棚160个,生产菌棒的原料加工车间200平米,分拣加工车间20平米,烘干车间60平米,冷库4间450平米,工人休息室400平米,年生产种植菌棒150万棒,营业收入18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500多万元,现有固定员工150人,临时用工260余人,并通过土地租赁、产业分红、吸收务工等方式带动附近农户127户,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隆化是英雄战士董存瑞烈士曾经战斗牺牲的地方。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党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最后一站考察组来到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解说员的引领下,重温了当年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壮举,从思想上受到了又一次的洗礼,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了爱国爱党爱家乡的坚强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重温入党誓词后,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先烈为榜样,学习他们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做到平常时候看的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考察组和乡、镇领导,村干部、养殖户、种植户等人就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发展重点,最大限度挖掘和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力量,认真做好夯基础、促转型强支撑,才能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
回村后,工作组立刻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座谈会,考察组成员向全体人员传达和交流了收获体会。这次学习考察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方法,又找准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下步将按照一号文件精神和市、县、乡的部署要求,同时向上级及规划、设计等有关部门寻求在人力、财力、物力及相关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以我村15华里秦皇岛市“最美长城段落”为依托,以紧邻唐山白羊峪景区为优势,以“长城沿线党建示范带”为引领,计划初建一批特色餐饮、休闲、住宿的农家院,以庭院经济辐射带动特色农产品、养殖业提档升级,开发河滩,根据历史故事、传说、古迹等,逐步修建人工湖、抗日栈道、将军坟、神仙洞等旅游景点,走出一条“富民强村、景美人和”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