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乐街道始终将信访工作作为党工委、办事处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多元化、亲情化、标准化方式深入细致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强力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永乐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一、坚守为民情怀,建立多元化调解体系。
抓责任管访。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分析信访形势,及时召集研判信访联席会议。通过党工委书记牵头抓总、村(社区)支部书记精准发力、街道纪工委书记跟踪问效,压实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切实形成纵向属地抓、横向责任抓、多项兜底抓等三维发力的工作格局。
抓攻坚下访。变群众向上跑为干部向下走,坚持每周及重大节日会议期间安排科级领导主动接访、下访,按照“三到位一处置”工作原则推进矛盾纠纷化解。2023年科级领导交办包案调处信访问题21起。
抓基层走访。充分发挥村(社区)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加强片长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处的素质和能力,构建“基层吹哨、部门报到”预警管控新模式。在不断完善办村(社区)两级调解队伍的基础上,邀请“两代一委”、乡贤、老干部、老党员等参入,做到纠纷发现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办,形成一线调解共同体。
二、坚持情理并重,构建亲情化调解模式。
换位思考暖人心。突破原有固定思维,站在信访人的角度看问题,准确把握关键症结,加强沟通对接,力争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家庭困难的帮扶到位、不合理的教育沟通到位,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做到事心双解。2023年至今累计化解信访积案8件。
优化流程再提速。实行初信初访首问负责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即接即转”原则,严格办理流程,及时进行登记、受理、转交办,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用受理的真情、办理的速度、办结的效果让信访人满意。
精准服务增效能。牢固树立“抓信访就是抓民生,保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核心思想。鉴于辖区企业矛盾逐年增多的实际,在街道办充实调整信访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强化信访事项研判会商,把调解服务送到群众身边,2023年来为辖区企业成功化解民商事纠纷37起,为辖区企业创造了更好营商环境,实现信访工作从“有形覆盖面”到“有效覆盖率”的转变和提升。
三、坚定管理理念,打造标准化调解平台。
责任夯实一张图。积极完善街道办矛盾调处化解流程“一张图”,畅通诉调对接机制,积极提供诉讼指引和法律援助,实现矛盾调处工作闭环运行。息诉罢访一事终。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有效防范化解社会各类矛盾风险隐患。做到已化解矛盾不反弹、不回潮,真正把中心打造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2023年,网上受理信访11起,现已办结。人民调解化解一般性矛盾纠纷341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建。
案件交办一个会。始终坚持信访专题研判会议,每季度专门召开班子扩大会研究解决信访交办会,逐一制定化解稳控工作方案,明确每一个信访案件的包抓科级领导、责任干部和村(居)人员责任。做到有人牵头、有人负责、有人化解、有人稳控。严密落实稳控责任和措施,对确因历史遗留等原因,难以有效化解的信访问题,通过社会帮扶、政策帮助等途径稳控处理,确实将信访人员吸附在当地。
案件化解一站式。以街道办标准化综治中心建设为契机,理顺“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群众反映诉求,守护永乐社会平安稳定,建立办、村(社区)、村民小组、片区及“四级”组织矛盾纠纷化解一体化运行体系,确保案件受理及时、化解迅速,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