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伴随着暖风和细雨,正是万物蓬勃生长的时节。大自然是幼儿认知、情感发展最好的教科书。《指南》中提到和孩子一起通过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春天正值小蝌蚪繁衍生长的时候,我们决定和孩子一起观察、记录、讨论小蝌蚪,倾听孩子、追随孩子,一起走近小蝌蚪的探秘之旅……
本月故事爸妈进幼儿园活动,张清越的妈妈给小朋友分享了《青蛙🐸的成长》的故事,小朋友们对小蝌蚪充满了好奇。于是,王垣媛小朋友为中三班的教室里带来了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新朋友。小朋友们看到的时候都非常感兴趣,围了一圈仔细地观察着小蝌蚪,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蝌蚪的讨论。
通过观察,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小蝌蚪生活在哪里?小蝌蚪吃什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他是先长出前腿还是先长出后腿?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小蝌蚪生活在哪里?
小蝌蚪生活在光线暗淡、幽静、相对静止的水域中。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
小蝌蚪刚出生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吃什么?
蝌蚪会吃面包、水草、浮游小昆虫、鱼饲料等。
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是先长出前腿还是先长出后腿?
小蝌蚪就是这样变成小青蛙🐸的。
为了留住这春天美丽的画面,我们决定用画笔🖌来画一画可爱的小蝌蚪,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通过小蝌蚪的探秘之旅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乐意模仿和扮演小蝌蚪、小青蛙的动作;通过观察了解到了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并在语言、科学等活动中大胆猜测、讲述蝌蚪的变形情况,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还了解了因蝌蚪种类的不同,长大后有的会变成癞蛤蟆等知识;同时也在美术活动中能运用揉一揉、搓一搓等技能表现蝌蚪的形态;知道了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进一步萌发了对小青蛙的保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