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54961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凝心聚力共研讨,不负春日好时光——上磺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

创建于2023-04-23 阅读2155

   《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石,而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

     根据我校教研工作计划,上磺小学数学组于4月18日开展了数学组集体备课展示课和作业设计评比活动。

     五年级谭君老师执教的《旋转》,让学生在“说一说、动一动、画一画、转一转”等活动中获取知识,并引导学生自己提炼并运用旋转的三要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实际情景中揭示了旋转的本质属性。

     一年级田全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追问方法、引导学生黑板演示、独立完成、成果展示等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方法,同时又提炼方法到更多算式中,让整个课堂更加有效,更加高效。

     二年级冉洪玲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十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从展示学生课前疑问开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展开探索、尝试、交流、实践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同步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构成了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

  三年级熊青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精心选取大量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之中,组织学生有兴趣地思考与学习,使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年级屈海老师执教的《平均数》,屈老师通过丰富的数学语言和生动的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到数据中的平均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发生、形成、应用的过程。

    六年级余海洋老师执教的《比例的意义》,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国旗入手,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将抽象的比例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认识,更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展示课结束后,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困惑,专家们对本次展示课进行了一针见血的点评,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李洪泉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指出了“以学引问”中提问的选择性,数学教学中知识点衔接的重要性和教学内容的活动化。通过对北师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对比,他也提醒教师们,对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有思考;谭毓富老师对一学段中教学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具体的低段教学的要求;冉华老师重点讲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出“将点细化”的要求;谭其繁老师和方崇云老师分别强调了有效课堂的生成与概念课的概念揭示重心。

  本次活动中,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我们相信,在总结本次活动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阅读 21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