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红小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聚力双减提质量 名师引领促成长——刘霞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特岗教师跟岗培训活动纪实(一)

创建于2023-04-23 阅读3055

四月春光无限好

砥志研思学正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及《沁源县教育局关于近三年特岗教师跟岗跟踪培训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夯实特岗教师专业基础,整体提升特岗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同时也为了促进老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目标。刘霞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于2023年4月14日开展了近三年特岗教师跟岗培训活动。活动包含三个环节:同课异构、课例研讨、专题讲座。

     

一组风采

  工作室主持人刘霞示范课《小数的加减法》

      刘老师以大单元、大概念贯穿整节课,让人意犹未尽!整节课让学生分类、观察、比较,大胆的揉合了课本的例1和例2,促使学生思维发生碰撞,突出本质,从计数单位、情景、不同角度去突破难点,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一算理迁移到小数减法中,让学生快速的形成小数加减法的良好认知结构!同时在练习中,常规化的计算,利用小数的意义及数形结合等不同题型检验了学生的学习程度,从不同的角度打破了以往计算课的单一化和常规化,用行动和实操让我们真正学习到了什么叫做大单元,大情景,大概念!

    法中小学李娟汇报课《小数的加减法》

      李老师注重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准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通过自主迁移、比较类推,掌握算法,多元表征算理、轻松突破重难点。

  郭道小学李琳汇报课《小数的加减法》

      李琳老师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引入,以生活中的情境为载体展开教学。本节课亮点有1.合理利用错误资源,掌握算法;2.多元表征,加深算理的理解;3.练习层次分明,由易到难,巩固了本节课的新知识。

    景凤小学景德荣汇报课《小数的加减法》

      景德荣老师以课题入手,让学生联系旧知引发新知。整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归纳算法以及师生有针对的讲解评议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让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掌握数学。

二组风采

  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任变芳示范课《年、月、日》

        任老师本节课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由学生熟知的重要节日引出年、月、日从而导入新课。在大问题情境的任务驱动下,组织学开展集体汇报交流,学生在观察、记录、猜想、验证、辨析中自主构建新知。在学生疑惑处老师适时加以追问,并借助计算机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验证,并大胆尝试利用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理解规律,不仅突破了重难点而且实现了多元构建新知。

  王凤小学赵慧芝汇报课《年、月、日》

        赵老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读一个字体验了1秒的长度,唤醒学生对时、分、秒的已有认知。之后借助年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规律,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产生思维碰撞,深化理解新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力。

  古寨小学郭丽汇报课《认识小数》

        郭老师由光头强砍树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并以此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借助“人民币”和“米制系统”等生活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整节课教师能关注课堂生成并及时给予学生点拨和指正,是一节很接地气的概念课。

  正中小学药雅丽汇报课《认识小数》

        药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并在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表象,在整个教学中做到了有扶有放。

三组风采

   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相海燕示范课《克和千克的认识》

         这是一堂生动地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师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在认识、感知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时,通过让学生找1克,10克,100克,1000克,让学生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小组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王和小学梁晓敏汇报课《找规律——图形规律》

        这节课,梁老师带着孩子们探索规律、感受规律、运用规律、延伸规律,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标。尤其是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串有规律的项链”,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装扮生活,美化生活的愉悦。

   王陶小学冯芸汇报课《找规律——图形规律》

        整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巩固规律、创作规律,通过画、涂、摆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整堂课冯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各个教学环节紧凑,又十分适合低年学生年龄特点。

  李元小学张娟汇报课《找规律——图形规律》

        本节课张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看”“圈”“说”引导孩子们感知规律、运用规律,借助欣赏与广泛寻找规律,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有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组风采

  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魏瑞红示范课《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节课魏老师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进一步沟通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韩洪小学任志鋆汇报课《数学广角—推理》

       任老师用推理的方法猜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导入新课,充分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游戏贯穿于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推理的知识与方法,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上庄小学王芳汇报课《鸽巢问题》

        王老师从有趣的抢凳子游戏开始,通过“笔放笔筒”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整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为辅,将抽象变具体,内容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得出了“抽屉原理”中求“至少数”的方法,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开心。

    赤石桥乡中心学校杨帆汇报课《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杨老师通过学生随机翻取5张扑克牌,验证教师的猜想“翻出来的5张扑克牌,至少有两张花色相同”来导入新课,学生动手操作中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思维水平。

五组风采

   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宋肖玲示范课《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

        宋老师的数学课上抓住核心问题“你能根据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从不同的角度构建它们的知识联系吗?”“为什么所有的平面图形面积中都有乘法?”帮助学生重构知识,做到教学内容结构化,数学本质的一致性,进而再给定一条,两条,三条线段的长度,让学生想象可能的平面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任之恭小学宋发瑞汇报课《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宋老师首先通过情景让孩子们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出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数学式,接下来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式验证所得到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本节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水峪小学崔苗芬汇报课《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崔老师首先以谈话导入,其次结合生活实例“分饼”和“垃圾分类”让学生经历探究同分母、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其计算方法,最后进行随堂练习。整节课内容目标明确,提高了课堂效率。

    郭道小学姜智慧汇报课《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姜老师利用钟面上指针的旋转总结出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接着在方格纸上对简单图形——三角形的旋转进行研究,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图形的旋转可以转化为“边”的旋转,体现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杭村小学吕斌汇报课《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

        吕老师首先让学生明确了关于平面图形的面积需要复习的内容,然后根据列出的内容逐点复习。复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完成复习,给学生留足了自主复习的空间。整节课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组风采

  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郭潇瑾示范课五年级《图形的旋转》

        郭老师以植物大战僵尸这一有趣的游戏情境激趣导疑,带领孩子们初探旋转三要素,然后利用ppt动画+教具操作+学具展示探寻图形旋转的特征,最后以微课带领孩子们了解旋转在生活、数学中的应用,整堂课主暗线明晰,层次突出,水到渠成,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美!

  郭道小学田文娟汇报课《图形的旋转》       

        她从生活场景入手导入新课,在欣赏旋转图片中认识旋转三要素,利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孩子们在操作中总结旋转的特征,课堂平实中显露扎实,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郭道小学康澜汇报课《推理》

        康老师用律动放松小游戏这一有趣的活动带领学生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有亲和力,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课堂上给了学生很多展示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出推理的思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理念。练习卡的题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梯度。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学习的快乐,体验了学习的成就感。

教无涯      研不尽

        教学是场修行,教研活动更是教师终身的修炼。课后教师们趁热打铁开展了教研活动,就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层面,听课教师同授课教师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虚心学习授课教师的优秀之处,认真探讨授课教师的待改进之处,做到了真说、真做、真思、真改。

  为了让新特岗教师们更好地理解新课标、落实新课标,同时也为了打造“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度学习课堂。名师工作室的各位核心成员分别从课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方面做了专题讲座。

  刘霞——《聚焦核心理念落实核心素养之课标内容结构化分析》 

  任变芳——《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相海燕——《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郭潇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宋肖玲——《深度理解数运算的一致性 》

  荀子说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跟岗实践的教师们进行了自我反思并撰写了心得体会,相信她们定能将所学内化于心,将所思外化于行。

  本次活动能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指导意见》为遵循,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设计、学案设计、作业设计为抓手,着力提升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能力。


风好正是扬帆时

奋楫逐浪天地宽

         相信通过此次跟岗实践活动,新特岗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理念和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夯实了基础。不忘初心,传承匠心,我们将继续用严谨和踏实躬耕教学热土,用敬畏和忠诚叩问教育之道。

图文编辑:任变芳

美篇初审:刘    霞      张素青

美篇终审:李建军

阅读 30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