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的更好方法
一、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1.孩子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干扰,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
2.夸奖就好吗?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3.令人满意称赞: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称赞包括两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跟自己说的话。
4.学会称赞的步骤:表达中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描述性的语句让孩子得出积极的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
5.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指导孩子时,我们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孩子发表任何观点。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当时并不是教训肇事者人品的合造时机,应该先处理事情,而不是人。
二、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1.父母的批评对孩子是没有益处的,它只能导致气愤和增恨。而更糟的是,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批评,他们就学会了谴责自己和别人。辱骂会伤害孩子。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需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们积极的一面,避免使用贬低性的言辞。
2.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孩子从父母那里需要的、感激的是符合心情的反应。他们希望听到反映父母真实心情的言语。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愤怒?描述了我们的心情,以及告诉孩子以后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不愉快。学会排解愤怒。
3.发怒的三个步骤:准备承认事实,表达加强愤怒的强度和感受,解释生气的原因,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以及我们希望的行为。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父母做出直接反映孩子不安情绪的、具有移情作用的回应,表达父母的同情和理解,这对改变孩子的愤怒情绪是很有效的。语言具有培养、激发或者威胁、毁坏的力量。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是正面的、鼓励的。我们承认努力,表达感激“你做那件事做得很努力。谢谢你的帮忙”不带指责、评价表达出来。当麻烦发生时,我们寻求的是解决的方法,而不是责备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