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之行走冯家门

冯旭东
创建于2020-04-09
阅读 8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江南四月,莺飞草长。约朋友对冯氏聚居地做一个航拍片,脑袋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直听冯家人不断说起的冯家门,但心中很惭愧,生于斯长于斯,并且小时也经常往哪个地方去玩,但并不曾一识冯家门真面目。据族谱记载:始祖经正公,讳常,宜丰冯氏始祖,于宋熙宁庚(1070年)五月初五日子时生。家属信州,即今之夔州也。元祐癸酉(1093年)公举进士(始荆南信州)耒佼筠阳,生子二,长筠先,次筠勉都以筠得名。任筠数年,郡人爱之,不忍其去,公遂偕长子筠先卜居宜丰之蕉溪(现名牌楼),是为宜丰冯氏始祖,迄今子孙繁衍,公遗泽所贻也。

像赞:穆穆皇皇,仪容肃庄,圭璋其度,金玉其相。化流锦水,德沛甘棠。鸣琴暇裕,巡方徜徉。宜丰爽秀,蕉溪构堂。麟螽振哲,簪笏悠扬于哉!一一始祖山高水长!     按史书记载,始祖经正公举进士后在筠阳(今江西省高安市)仕宦,后因仰慕陶渊明,发现渊明故里澄塘的蕉溪(今牌楼村)山色秀丽,风景怡人,便在此构堂居住,自此后子孙蕃衍。冯家门楼处便成了冯氏族人最早的聚居地。

  每每一想起此间经历,心中便生无数景仰:我族人当年是如何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拓进取,繁盛 一时,家声远播。所谓近乡情怯,越是走近祖兴之地,心中越是惴惴不安。进入牌楼,清明刚过,年轻人犹如候鸟般,忽喇喇地就南飞走了,家中空巢一般看不到几个人。经人指点,终于看到了心中神往已久的冯家门,那传说中的高门大户的门楼,但却仅剩下部分残垣断壁,要说心中没有失落感,恐怕自己都过不了这个坎。沿着先祖进进出出的门前台阶,缓步前行,碰到一个村中老人,心中仍然抱着些许期冀询问他这是不是冯家门,得到肯定回答中,心中反而还有一种隐隐地解脱,冯家门历经近千年,今天仍能够屹立于此,本身就是个奇迹, 我们还能奢求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好奇,我又问老人,怎么门楼时间如此久远还没有倒?老人立马回答,倒不得,这事关我们的安居乐业。传说冯家门在冯氏迁居他处后,曾有别姓人等看着不顺眼拆毁了部分,当年村中即六畜瘟疫,人口受损,弄得是人心惶惶,后来把它补修好了,村中才恢复了往日的安宁。所以当我明知故问,为什么这些残垣断壁耸立于此影响村容村貌,怎么不干脆拆除呢?老人眼睛中透露着不安的眼神说:拆不得呀。看到此的族人们只要对冯家门历史传说有稍许了解,便会心领神会,相视一笑了。

  走进这神奇的门楼里面,门头上已经长满灌木,旁边的墙体已经开始坍塌,也不知曾经走过千年历史的门楼还能支撑多久?

  里面的老房子早已倒塌,仅剩一些残垣断壁,这里曾是我们先祖生生不息的地方,每天都会有袅袅炊烟升起,充满着农家闲适气息,如今,仅有这些残垣断壁在诉说着久远的过去……四月暧春,那些放纸鸢的孩童,靠着墙根晒着太阳拉着家常的老人们,现如今在哪里呢?

  断墙旁,枇杷树生长正盛,芭蕉也已换新叶,一棵棕树生机勃勃正在成长,一片绿意盎然,这幅充满南方农家小院气息场景,犹如我冯氏族人的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生根发芽,开枝散叶,遍及各地。

  冯家门前的池塘,虽已改造,但当年的浣衣处,似乎依稀仍听到浣纱姑娘们的叽叽喳喳的暄闹声和吵闹声。门楼池塘依旧在,只是换了人家,让人不胜嘘唏!经正公第十三世孙搬到高坪后,蕉溪(牌楼)冯家门,留给我们的就仅剩下了传说……

阅读 8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