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来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养料”。6月“亚夫校村牵手兴农育人,亚夫精神薪火相传”小桶水稻种植教育实践基地,给孩子们送来了水稻秧苗,孩子们开启了水稻小桶种植。从此,水稻自然而然成为建山中心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孩子们围绕水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一起去品读他们的故事吧!
孩子们自从种下属于自己的一桶水稻后,经常会去给它们浇浇水、施施肥,看看它们长高了没有。
在照顾水稻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有的孩子还画下了水稻的生长过程。
瑞瑞说:水稻长得好快。
航航说:长满稻穗它就弯下腰了。
鑫鑫说:水稻的叶子在慢慢变黄。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拿着各种测量工具,来看看水稻长多高了。
熙熙:老师你看,水稻已经开始变黄了呢!
瑞瑞:可是它的叶子为什么还是绿色的呢?
子涵:没有没有,没变黄,有些稻穗有黄有绿!
杨迪:水稻熟了吗?现在能收割吗?
澎澎:剥剥看里面长什么样子,看看它有没有熟吧!
彤彤:米粒根本剥不下来,应该还没熟。
种植基地旁,小朋友们被“水稻是否成熟的问题”困扰住了,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得知:水稻达到成熟需要到完熟期,当稻穗有95%以上变黄,米粒变硬,呈现出透明状,水稻就可以收获啦。
又过了一段时间,水稻成熟了,该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收割呢?
点点:我觉得可以用收割机收割稻子。
清样:我觉得可以用剪刀把稻穗剪下来收割。
涵涵:还可以用剪刀。
媛媛:我觉得可以用镰刀,我在老家看到过奶奶是这么做的!
……
最终孩子们选择了用镰刀进行收割。
收割水稻除了要用到镰刀,还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孩子们用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了下来。
带上工具,孩子们来到了小桶种植基地进行了水稻收割活动。
梓宸:我的水稻稻穗沉甸甸的!
媛媛:我的水稻大丰收啦!
晾晒
水稻收割之后,为了让水分蒸发,便于后期脱粒工作的顺利开展,小朋友们齐心协力得搬运水稻,将其晒于太阳下,将水稻摊平、晾晒。
脱粒
水稻收割晾干之后,怎样脱粒呢?需要用到什么工具?
佳伟:我觉得可以用棍子来打,这样稻子就可以从稻穗上掉下来了。
慧妍:我看到过有专门的机器,把稻穗放进去出来就是一粒粒的稻子了。
红颖:我觉得可以用手一颗一颗的把稻子揪下来。
鑫鑫:可以用手撸的方法,拽紧稻穗,用力拉就可以了。
思思:可以用轮胎压一压,应该稻子就掉下来了。
梓宸:我觉得可以用小脚踩一踩,就跟踩黄豆一样。
孩子们将想到的工具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了下来。
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用想到的工具尝试脱粒。
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脱粒工具进行脱粒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还会有一些稻草和穗穗掺杂在里面。虽然脱粒的效果没有专业机器好,但孩子们还是在尝试不同工具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在小朋友的努力下,幼儿园的二十几桶水稻才收获了一簸箕的稻粒。通过亲身实践的劳动,孩子们知道了每一米的来之不易。于是,孩子们从一日三餐做起,吃多少盛多少,个个都争做光盘小达人。
一粒稻谷凝结着华夏祖先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在如今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我们也要牢牢端稳饭碗,珍惜每一粒粮食。
水稻收获之后,剩余的稻杆能够用来做什么?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调查表,知道稻草原来有很多的用途,比如用来造房子、当作饲料、制作稻草人等。
老师的话: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实践有成功、有失败,他们在夏天里播种,在骄阳下浇灌,在秋天里收获,每一颗稻穗的成长都伴随着孩子们辛劳的汗水。虽然在这过程中,我们课程的进展并不是事事顺利,但是只有在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真问题”情境中,才能引发他们对水稻生长这一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才能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最终提升幼儿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