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以爱去鼓励学生,摆脱自卑,树立自信心。
本期为大家做读书分享的是大荔县学门前小学骨干教师张艳老师。
张艳,二级教师,本科学历,大荔县学门前小学教师。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模范,2007年撰写的论文《如何实践体验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年度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县级三等奖;2008年撰写的论文《开发资源 探究方法 轻松识字》荣获县级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中文本类三等奖;2010年撰写的《小熊住山洞》荣获县级基础教育优秀教育成果奖;2015年教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省第六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交流活动中荣获省级三等奖;2022年在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优秀案例活动中荣获省级二等奖。
教育感言:用心工作,用爱育人。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书有感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是一本关于选择与运用方法的书,是“人性教育”的个案分析,介绍了作者的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是作者李跃儿老师经过二十二年的摸索的经验结晶。
这是一本充满了爱和幸福的书,整本书没有一直在告诉如何教好孩子,而是一直在传递教育的价值观。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绝对不是单纯的教人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人生存与生活。我觉得她所讲的教育不仅适合于孩子,还适合于我们成人。从她的书中也可以看到她不仅是一个爱孩子、懂孩子、会教孩子的老师,而且还是一个见识和阅读很广的人。在阅读时,会产生激烈的情感。合上这本书,我反思自己二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也会陷入深深地反思。
1.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在爱的基础上建立,少了爱就无法实施教育。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才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孩子也才能接受你。当教育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好的氛围,我想凡是好的教育就会带有这个特征的。一旦产生了好的氛围,教育就会进入良好的循环,主要不是靠老师的教,而是一种环境,像空气一样使孩子得到滋润。
2. 在错误中成长。有时候大人们看来是错误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即使孩子真的错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先剥夺他“错”的机会,而让其亲自感到自己的错误。当然,父母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给孩子建立一个关于正确和错误的概念。
3.建立幸福的概念。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幸福观,人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其有多少财富,过着如何奢侈的生活,而在于内心有没有酿造幸福的工厂,有没有对于“幸福”这个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有没有获取幸福的智慧。
4.教育的使命。教育自古以来肩负着两个伟大的使命,就是塑造人的高尚灵魂和生成智慧的脑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光要把塑造高尚的灵魂的“道理”与生成智慧的脑袋的“知识”告诉孩子,更重要的是使这样的道理和知识有个“实体化” 的过程。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认清知识与智慧的本来面目。
5.多鼓励孩子。激发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是父母还是教育者都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真正的爱孩子,多关注孩子的心灵和感受,请蹲下来平等的跟孩子说话。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拥有选择的权力,让他们成为一个身体、心灵、智慧都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