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上午,一小片区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秦琴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数学课,《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琴老师语言简洁,注意细节,表达能力强,充分展示了老师的基本功。
课堂开始秦老师以谈话的方式,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大家常做的事情,并在开心的交谈中告诉学生: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为后面安排沏茶工序做铺垫。用平时做家务在生活实例中拉近学生距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小组合作共同进行交流学习
小组上台进行汇报
秦老师用心辅导课后练习
课堂的最后,秦老师用一句名言总结课堂:“时间,每个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会带来智慧和力量,可是对懒散的人也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她把这句话送给大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到自已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
上课前,周老师先让大家看几幅图片——这是什么故事呀?
对,第一副图就是骆宾王七岁写的诗《咏鹅》,第二幅也是七岁的司马光写的诗《司马光砸缸》。这样的文章和我们以往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古代的文章。
师:对,这就是小古文。
教师板书课题并带读课题,注意这个“戎”字,王戎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取:摘;道旁:路边;李:李子;提问: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呢?带着问题学习小古文。
分节奏来读一读这篇小古文吧,注意要停顿要读通顺哦!
1.指名读一读,纠正字音。
2.分角色朗读,老师和学生各各读一句。让后互换。
3.男女生各读一句。
4.齐读。让学生反复的读只有读熟练了才有助于学习古文。
分组齐读课文,点评朗读。
结合注释,小组合作,探讨古文内容。
小组展示交流小古文理解。一人解释一句话的意思。
补充交流:尝是曾经,不是品尝;诸:众多;唯:只有;
“之”在这篇古文里都是代词,在古文里是不是只能作代词呢?
逐字逐句理解后,整体说一说这篇小古文的意思。指名学生说一说。交流翻译,打磨句意。
“诸儿竞走取之”,诸儿:小伙伴们
“人问之”,人:人们
“取之”要加上省略的主语:一个孩子
细致化表达: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取之。
学生发挥想象,再现场景。
为什么要说树在道边,多子,就是苦的呢?
生:因为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啦!
从中你看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机智聪明,三思而后行
小结:他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板书:观察 思考)
再读小古文
到此我么已经解决了课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不取?
教师们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感谢一小教师的辛苦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