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我会自己解决小冲突——中班幼儿应对交往冲突的个案研究

a.Daོng
创建于2023-04-23
阅读 2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二幼儿园    陈海霞
中班是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关键期,在社会交往中,幼儿的情绪属性、与同伴及成人的关系以及应对冲突的能力都会影响幼儿的交往情况。以往,在关注幼儿的社会交往冲突时,我们多以教师主导干预为主,忽视了幼儿在解决冲突能力上的自我提升,实践证明,幼儿自主解决交往冲突的能力对幼儿的社会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面,笔者将呈现一个中班幼儿应对交往冲突的个案,以期与读者们分享如何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冲突类型及原因,结合家园互动,用恰当的策略支持幼儿学习应对冲突,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一、案例背景
(一)个案情况
欣欣,4周 10个月,独生子女,主要由爷爷奶奶抚养,在家较少外出,多以独自玩耍为主。幼儿园的小班阶段,没有玩伴的欣欣常无所事事在班集体中徘徊,在老师的引导下,朵朵成为欣欣的固定玩伴,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总是形影不离。可就在老师觉得欣欣社会交往开始萌芽的时候,收到了欣欣妈妈的反馈:欣欣不想去幼儿园,每天入园前都在家大哭,嚷嚷着不想看见朵朵。基于欣欣家长的反馈,我们开始关注欣欣的一日生活,尝试了解欣欣在园时与朵朵互动的具体情况,寻找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制定有效的支持策略。
欣欣的气质量表
欣欣的日常表现:独自游戏
欣欣的日常表现:在一角观察同伴游戏
欣欣与固定的同伴游戏
(二)预设目标
基于欣欣该阶段的发展水平,我们为欣欣预设了以下教育目标:
1.尽快与教师产生依恋,建立安全感,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困扰。
2.能尝试大胆应对冲突,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在成人的帮助或陪伴下,尝试自主解决冲突,学会交往。
二、案例描述
第一阶段
【活动观察】
时间:2019年9月26日 中午
地点:班级活动室
入寝前孩子们陆续来到鞋柜前换拖鞋,朵朵和欣欣并排坐着。朵朵笑笑地说:“小欣欣是只小蟑螂!”周围的小伙伴们也纷纷笑了起来。小欣欣没有回应,径直地往洗手间走去。
同伴给欣欣起绰号
我尾随欣欣来到洗手间,远远看着欣欣站在厕所的马桶前,默不吭声地揉搓着眼睛,持续了将近1分钟,见她没有上厕所的准备,于是我走向欣欣,蹲下询问道:“欣欣,发生什么事呢?”欣欣继续揉搓着眼睛,摇摇头没有回答我。“是眼睛进东西了吗?给老师看看?”我一边说一边尝试想把欣欣的手从脸上拿下来,她不但没有将手放下,反而更加坚持、用力地放在眼睛上。持续一小会儿,见她没有任何回答也没有任何进一步的动作,我拥抱着欣欣,默默地陪伴在她身边。见她情绪慢慢缓和下来,手也放下来了,我才又尝试性地问道:“欣欣,是哪里不舒服,需要老师帮忙吗?”她回答道:“我也不记得了。”于是,我就安抚着欣欣说道:“没关系,等想起来还可以再来告诉老师,先去睡觉吧!”
【观察分析】
1.这是由语言引发的冲突事件。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说出了“嘲笑”性质的语言,有的幼儿会忽略,有的幼儿会较真,因为欣欣气质上的敏感特点,所以十分在意,从而引发冲突。
2.面对好友的嘲笑语言时,欣欣用离开、独自躲在厕所哭泣以及回家告知父母的方式来应对。不敢直接面对冲突,以“不想去学校”为由,尝试躲避冲突。
3.欣欣的观点采择能力初步发展,更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辨识到真实、正确的观点。面对自己内心不同观点所形成的冲突,欣欣尝试用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如独自哭泣,回家告知父母等。
【回应与支持】
1.接纳幼儿情绪情感,教师有意识地在幼儿园建立幼儿能说、敢说的师幼关系。
融入绘本故事《不哭,勇敢地说》形成课程支持,引导幼儿了解勇敢诉说的作用,鼓励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模仿小动物,大胆地诉说,从而养成能说、敢说的师幼关系。
2.收集信息,重述问题。
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冲突形成的原因,收集冲突发生的信息,重述问题,鼓励幼儿更加客观地了解冲突,从而解决冲突。
3.情景练习应对的语言,鼓励幼儿尝试自主解决此类冲突。
丰富幼儿的应对语言,以情景练习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语言的使用方式,帮助他能够尝试自主解决此类型的简单冲突。
4.家园沟通,安抚家长,并及时巩固练习。
通过家园沟通,及时安抚家长的焦虑情绪,并及时家园配合传递语言练习的结果,在家中也及时进行巩固练习。
第二阶段
【活动观察】
时间:10月25日 自主游戏时间
地点:操场
自主游戏时间结束了,幼儿纷纷拿起自己的水壶,及时补水。只见朵朵快速地走到欣欣面前,提醒欣欣现在要喝水了:“你快点去喝水。”欣欣没有回答,也没有行动。这时朵朵继续走近欣欣,说道:“你快点去喝,你还没有喝水呢!”面对朵朵的再三要求,欣欣一脸无助,不知所措地大哭并跑到我的面前,我蹲下牵住欣欣双手问道:“欣欣,你怎么了?”欣欣摇了摇头说:“我也忘记了。”我抚摸着她的背,轻声地问道:“哭得这么伤心,肯定还是记得的,你愿意告诉我发生了什么,让我来帮助你吗?”欣欣吞吞吐吐的表情持续了一会儿但却没有回答。这时我又转向一旁也跟上来的朵朵:“朵朵,你能告诉陈老师发生了什么吗?”朵朵大声的说道:“她没有喝水,我叫她去喝,她都不去。”
这时欣欣激动地回应道:“朵朵她!她……”讲了两个字又把到嘴边的话,吞回去了。我再次鼓励:“没关系,问题要说出来才能解决,告诉老师,老师才能帮助你呀!”欣欣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朵朵她自己也没有喝水!”
同伴让欣欣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观察分析】
1.这是由班级常规引发的冲突事件。同伴一方常以教师的角色自居,维护常规,要求对方做某事,而欣欣坚持自己的立场,二人僵持的结果引发了冲突。
2.案例中,欣欣开始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前一阶段独自地哭泣有了很大地改变,敢在教师及同伴面前“哭”,在成人的鼓励下,尝试描述冲突的发生过程,开始勇敢面对冲突。
3.家长工作较为忙碌,作为独生子女的欣欣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祖辈待在家中,除在园时间外,很少有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家里的长辈多以迁就欣欣为主,欣欣缺失了应对冲突的技能技巧。
【回应与支持】
1.教师接纳幼儿情绪情感,及时肯定其情绪表达、不回避冲突的进步。
    教师认同欣欣表达情绪的方式,每个人都有生气、伤心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只有面对冲突,解决冲突中的问题,才能让交往变得顺畅。
2.课程塑造,借情景小游戏再现冲突,启发幼儿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还原,冲突故事情境等方式,引导幼儿客观了解冲突,共同探讨冲突的解决方式,启发幼儿自主解决小冲突。
3.专业指导形成家园合力。
及时反馈欣欣在园的点滴进步,引导家长及时肯定欣欣的正向改变,并在家中以故事的方式,多多引导欣欣应对冲突的解决方式、应对语言等,巩固练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欣欣克服应对冲突的恐惧心理。
第三阶段
【活动观察】
时间:11月21日 集中活动时间
地点:创意室(幼儿园专用美术室)
创意室的美术活动即将开始,孩子们从班上陆陆续续来到了创意室,自主寻找自己喜欢的位置坐下,幼儿雨心和子玉很快就坐下来了,看见好朋友雨心右边的位置空着,欣欣便径直走到那个位置前,准备坐下来的时候,朵朵抢先一步,快速从侧边坐下来,还大声说道:“雨心是我的好朋友,你不能和她一起坐。”欣欣听完泪如雨下,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在老师的引导下,她才移到到了旁边的位置坐下,一脸不悦地继续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欣欣走到我身边,表情略显伤心地说:“老师,我今天遇见了困难,刚刚在上课的时候,朵朵不让我和雨心一起坐,还说我不是雨心的好朋友。”我拉起欣欣的手,说道:“朵朵说你不是雨心的好朋友,那你自己觉得呢?”欣欣看着我坚定地说道:“雨心是我的好朋友。”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道:“那朵朵说你不是雨心的好朋友,你觉得你可以做些什么呢?”欣欣想了想说:“我要告诉她,雨心就是我的好朋友。”我鼓励道:“很好,这是你想到的办法,那你愿意去告诉她吗?”欣欣点了点头,却始终没有迈出脚步。我说:“怎么了?”欣欣凑到我耳边悄悄说道:“我有点害怕!”了解到欣欣的顾虑,我提议:“老师给你勇气,陪你一起吧?”欣欣笑道:“太好了!”在老师的陪同下,欣欣找到朵朵,犹豫一会儿后,说道:“朵朵,雨心就是我的好朋友。你说的不算!”
同伴干预欣欣交友
【观察分析】
1.这是“争夺友谊”的冲突事件。中班幼儿对于同伴间的友谊概念不是很明晰,对于经常在一起的玩伴常常视为自己的好友,而冲突对象比较自我与“强势”的个性,加大了欣欣解决冲突的难度。
2.案例中欣欣也开始寻求老师的帮助,尝试说出自己的“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从案例里也不难发现,随着欣欣解决冲突的能力逐步提升,她的交往范围变广,有了新朋友雨心,在应对冲突时开始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在成人的陪伴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正视冲突,解决冲突。
【回应与支持】
1.教师可以继续关注欣欣的一日生活,及时肯定她遇见冲突时情绪表达、应对冲突时的进步,同时也有意识地为欣欣创造更多交往机会,在交往中巩固自己的交往技巧,应对冲突的能力等。
2.课程整合,环境熏陶。结合社会领域课程,将解决冲突融于日常保教生活中,让幼儿在交往中发现同伴的长处,理解同伴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解决冲突中遇见的问题,同时也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尝试自主解决冲突。
3.家园沟通,提醒家长创设一个充满关爱、理解的家庭氛围,在面对家庭中出现的冲突时,能给予幼儿自主解决的民主环境,倾听幼儿的想法,家长适当引导,与孩子一起去判断、解决问题。
三、个案效果与反思
通过对欣欣个体的持续观察分析与回应,我们看到了欣欣的成长与变化。随着她应对冲突能力的不断提升,她的集体生活适应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与人交往方面冲突减少了,还交到了更多的朋友。欣欣从害怕面对,独自躲在洗手间哭泣到坦然面对冲突,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是后来的自主解决冲突问题,分享自己解决冲突的方法等,我们看到欣欣在应对冲突过程中的转变,相信这一定为她开启了交往的大门,我们将在接下来持续观察她在更多交往中的表现,促进其交往技巧的巩固。
欣欣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欣欣更自主地与同伴共同游戏
通过持续跟踪式的个案研究,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欣欣在交往时应对冲突的能力方面提升,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支持者的笔者也收益良多:
生活皆教育,在冲突中教会幼儿更好地交往。
中班是幼儿交往与发生冲突的高发期,而冲突的发生不止表面那么简单,常常伴随事件更多的始末内容,应对幼儿冲突,教师往往是通过表象简单地回应谁对谁错,直接干预或批评错误方,但这种方式非但不能共情幼儿,而且也不能真正教会幼儿应对冲突,甚至会让幼儿无休止地在每次冲突后都找教师帮忙,这种解决方式“治标不治本”。因此,真正让幼儿学会应对冲突,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积极的态度与方法,抓住幼儿在生活中的每一次冲突,明确生活皆教育,在一日生活中,构建安全的冲突解决情境,在冲突后了解事件原委,客观描述事件经过,从而引导、鼓励幼儿自己解决冲突问题,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是帮助幼儿学会应对冲突的第一步。
幼儿在应对冲突时,往往随着事件的发生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情感。而不同性格的幼儿也会因为情绪而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性格外显的幼儿可能会通过告状、哭、争抢、攻击等方式来应对,但性格内向的幼儿,如案例中欣欣,则可能直接通过放弃来应对。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会被表象所左右,忽略了幼儿真正的内在需求。所以,教师在教会幼儿应对冲突前需要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以同理心安抚他们的情绪后,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客观看待冲突中的问题,从而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应对冲突。
将“应对冲突”融于课程中,让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互相学习应对冲突的技能技巧。
教育本该循序渐进,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培养幼儿自主解决冲突的能力融于一日生活的课程中,除了关注、支持引发冲突的幼儿,构建幼儿自主解决冲突的环境,还可以通过集中教学活动,让个性问题在集体中讨论和解决,不仅使冲突的幼儿学会对应的解决策略,也让全体幼儿收获应对冲突的方法,立足幼儿的直接生活经验并将其转化为教育契机,对幼儿也会有更深刻的影响。
重视家园共育,多方促进幼儿应对冲突能力的提升。
幼儿应对冲突的能力的提升需要家庭的配合。有交往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冲突,或是出现在同伴交往中,或是出现在家庭成员交往、亲子交往中。因此,教师也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发展情况,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应对冲突的能力对社会交往的重要影响。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解决冲突的氛围,让幼儿在家庭中遇见冲突时也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形成家园合力,强化幼儿应对冲突的能力。教师也要加强对家长的育儿指导,针对性的提出指导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除了欣欣以外,班级其他的幼儿关于应对同伴冲突的能力也有了明显地提升,班级的“告状”事件也逐渐变少,交往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会了正确解决小冲突,实现更好的同伴交往。
阅读 2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