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根据教育研究室的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展示新课标导向下信息技术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贯彻“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突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场精彩纷呈的小学数学赛课活动于4月19日在格尔木市江源路小学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比赛活动通过腾讯会议线上直播,便于各学校教师进行观看与交流学习。
史金风、祁兆娟、胡紫薇三位老师选择了有趣的数学广角《搭配(二)》,刘霞、刘敏深两位老师分别带来了《找规律》《鸽巢问题》,老师们通过渗透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找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构建数学模型,提升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立足核心素养,培育建模意识。同一板块不同年段的教学呈现,也让老师们对“数学广角”“数学建模”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韩春霞、王瑾、刘芳、昝明娟、张宇五位老师选择了实践活动课型的课题,分别是《圆柱的切拼》《圆柱的认识》《认识面积》《三角形内角和》,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获得正确认识。
李明强、钟莉、冶亚玲、唐宇凤、祁国春五位老师选择了算理型的课题,分别是《比例的意义》《商末尾有0的除法》《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质数和合数》,理解算理是掌握算法的基础,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创设情境感悟算理、操作演示理解算理、数形结合突破算理。在教学“数的运算”过程中,处理好算理抽象与算法的关系 、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 、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注重计算与日常生活以及解决问题的联系 。
比赛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比赛的十五位老师一定有了一次飞跃式的成长。教学之路永无止境,课堂教学永不完美,但只要我们坚持学习、不懈研究,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一次赛课,一次蜕变,一次成长,一次精进,在本次活动中,老师们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里收获!